人民网济南7月27日电 (逄鑫珊) 27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审计厅财政审计处处长李劲松介绍了对国有资产审计方面的工作。
李劲松介绍,2021年9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要求审计部门依法加大对国有资产的审计力度,形成国有资产审计情况专项报告。新修订的《审计法》也对国有资产审计作出部署。对此,省审计厅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一是聚焦保值增值,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本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原则,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对6户省属企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有的投资项目存在损失风险,如,2户企业的15个投资项目因调查论证不充分存在投资损失风险50.07亿元;经营业务存在风险隐患,4户企业开展的委托贷款、保险理财等金融业务存在损失或刚性兑付风险,涉及资金59.14亿元;有的项目内部管控不到位,如,3户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物资及服务采购中未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涉及合同金额94.65亿元。
针对这些问题,审计机关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已推动企业出台制度68项,修订完善内控制度等39项。
二是聚焦提质增效,加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本着统筹发展和安全,2021年10月至12月,对18家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发现,有的资产管控不严格,如,15家银行30.4亿元抵债资产处置不及时;有的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11家银行违规向“两高一剩”行业或环保失信企业发放贷款,4家银行未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有的违规开展信贷业务,如,11家银行贷款被用于偿还其他贷款、购买理财等。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和银行认真整改,截至今年5月底,共修订完善制度27项、采取控制措施46条、优化完善系统管控16处。审计为引导和加强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三是聚焦规范管理,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本着优化配置、合理规范的原则,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在23个部门及所属96个单位预算执行审计中,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情况进行专题审计,发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运用管理效益不佳,如,省直部门单位有39.01万平方米已划转的土地和办公用房未能盘活运营;政府公物仓作用未充分发挥,2022年一季度,在公物仓库存资产能够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有19个部门单位购买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等313台,涉及资金168.35万元;有的资产管理不规范,如,9个部门单位未按程序出租房产7740.18平方米;有的高校资产管理有待加强,如,6所高校3.84亿元固定资产未入账或已处置未核销等问题。
截至今年5月底,审计已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将2.44亿元固定资产、4570件无形资产登记入账或核销;收回拖欠房租218.73万元。
四是聚焦集约利用,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监督。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年来,审计机关对8市水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2市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并对14名县(市)委书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通过审计发现,水资源保护利用方面,7市356家企业未经许可擅自取水等问题。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方面,1市7县滞留、闲置资专项资金1.58亿元,3家企业未上缴砂石资源处置收入1.81亿元等问题。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发现,3县超期贮存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8495.58吨;8县建设用地规模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100.45公顷,应征未征土地出让金、污水处理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16.5亿元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收回被挪用及闲置资金2.15亿元,资源处置收入1.81亿元全部上缴财政;已征收土地出让金、水土保持补偿等相关资金1.67亿元。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2/7/27/art_89372_103261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