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深入推进“铜川先锋行动”,铜川市审计局实行导师制,强化“传帮带”,建立“2135”干部培养模式,着力构建梯次衔接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全面提升新形势下审计工作质效。
一是强化“传帮带”,明确审计干部培养目标
发挥优秀审计干部“传帮带”作用,指导年轻干部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审计业务能力,拓展和优化审计干部的成长路径,促进新进人员快速成长并胜任审计工作,培养熟悉各项政策法规,熟悉审计业务程序、掌握常用审计方法、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较好的文字功底及良好沟通协作能力的审计人才。
二是实行“双导师”,加强审计干部实践锻炼
采取“2+1”培养模式,即1名思政导师和1名业务导师联系培养1名年轻审计干部,对其进行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年轻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审计业务能力,促进新进人员快速成长并胜任审计工作。
由培养对象分管领导担任思政导师,培养其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能力、筑牢思想堤坝,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明确方向。由培养对象所在科室科长或业务骨干担任业务导师,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全面指导为基本任务,审计实践为主要路径,帮助其熟悉审计业务,掌握审计方法,提升能查能说能写本领,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三是推进研究型审计,打造干部培养“135”模式
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科学确定阶段性培养目标,按照“1年入门3年成才5年成型”模式循序渐进梯次培养审计干部。
第1年,一般以熟悉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机关工作流程,掌握审计工作基本程序、审计常用技术方法,了解审计文书的适用范围与写作规范等为培养目标。
第2-3年,一般以扎实掌握常用审计技术方法及法律法规,能够担任审计项目主审,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和审计工作底稿,规范起草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撰写审计信息、审计要情等为培养目标。
第4-5年,一般以熟悉1-2个领域的审计技术方法,能够熟练开展常规审计项目,有能力组织开展综合性审计项目,对年度审计计划提出建设性意见,开展工作调研并独立撰写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等为培养目标。
四是完善长效机制,建设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
铜川市审计局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建立“2135”干部培养模式,强化任务落实,不断增强干部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组书记每年听取一次“导师制”干部培养工作情况汇报。导师要科学制定指导计划方案,督促指导对象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培养情况要在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上报告,纳入科室负责人述职述责报告。指导对象每年要对个人接受指导情况作出书面总结,政治导师、业务导师对指导对象接受指导的情况作出书面鉴定。
下一步,铜川市审计局将以“导师制”和“2135”干部培养机制落实为抓手,扎实推进研究型审计,不断探索总结审计干部培养的好做法,实现干部队伍建设和审计业务能力的双促进、双提升。
原文链接:http://sjt.shaanxi.gov.cn/sy/sjdt/sjxw/202303/t20230328_22799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