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科维被称为美国的苏格拉底,是一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曾给4位美国总统做过辅导。刚听到书名以为是本成功学之类的书,就束之高阁,直到多年之后,笔者感到审计工作进入瓶颈无法突破时,才再次翻开一气读完,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畅快感。书中核心表述的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些习惯长久以来被各国读者津津乐道。笔者一直从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现以投资审计工作者的角度浅谈这七个习惯的借鉴意义。
习惯一:积极主动。多数人认为积极主动是相互定义,积极就是主动,主动就是积极,其实不然。积极主动是指人无论面对何种境遇,永远都有做选择的权利。作为从事投资审计十余年的审计人,对于该领域早就形成一套成熟的工作模式,如果只是按部就班,选择躺在舒适圈不出来,势必进入事业的倦怠期。如何打破投资审计的惯性思维,从轻车熟路的单个投资项目的审计思路和方法中摆脱出来,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关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的重要管理环节、事项和重大风险隐患,以及相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来促进宏观管理作用强有力的发挥。如在全市建设系统审计中,审计组突破常规审计思路,主动作为,将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纳入审计重点,最终形成审计专报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批示,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消防安全相关事项,落实整改方案。
习惯二:以终为始。这个习惯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即从最终结果或者目标出发,反向分析过程,寻找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策略。审计项目中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也会让项目执行更加科学高效,首先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就要有明确的目标,从想要取得的审计成效倒推审计关注的重点和措施,确保每一个审计关注的要点都是关乎目标,审计组每一个人都是在做正确且有用的事。其次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配置资源,紧扣终极目标对人力、物力进行配置,才能切实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不会因目标不明确导致方案策略错误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最后在“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下,审计组成员都在针对结果开展审计,每个人的执行路径也是最直接、最高效,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审计成效。
习惯三:要事第一。“要事第一”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何为重要的事情,书中介绍了四象限法,把日常事务分为四类:一是重要且紧急,二是重要但不紧急,三是不重要但紧急,四是不重要且不紧急。日常主要关注“一”的是压力人,关注“二”的是从容人,关注“三”的是无用人,关注“四”的是懒人。针对“一”象限的事应该立即做,“三”象限的事选择做或者授权他人做,“四”象限的事尽量放弃不做,我们有限的时间应该多做“二”象限的事,如学习、锻炼等具有前瞻性的事。如某审计项目反映相邻两个建设项目前期立项阶段就统筹不到位,直接导致施工作业面重叠和施工时间交叉,建设内容重复,最后不得不改变施工范围,引起了大量合同纠纷且延误了通车时间。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坚持重要性原则,增强预见性、前瞻性,加强工作统筹,优化施工设计,才能从源头阻断建设风险。
习惯四:双赢思维。在人际交往中有6种交往模式:利人利己即双赢,两败俱伤即双输,损人利己即他输我赢,独善其身即独赢,舍己为人即我输他赢,好聚好散即是阻断联系再无交易。上述6种方式无疑双赢是最好的模式,有人会说我输他赢模式也不错,但实际上,选择这种交往模式的人往往没有标准,没有要求,没有期望,也没有将来。他们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信念,总是服从他人的意志,无法真正展开自己的人生。而部分审计干部习惯于把被审计单位置于“对立面”,正是缺乏这种“双赢思维”。审计查错是为了纠弊,审计干部更应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了解对方的痛点和难点,从而查找审计项目存在的风险点和需求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推动实现以审促管、标本兼治。
习惯五:知彼解己。“知彼解己”的关键在于耐心倾听,它是建立在“双赢思维”的基础上,有了“双赢思维”,才会建立“同理心”,有了“同理心”,才能做到耐心倾听。“知彼解己”这一习惯对于审计人尤其重要,因为长久的审计工作容易让我们形成“我对你错”的思维定势,但是一个审计项目往往只有2-3个月,掌握的信息更多是局部信息,而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跟踪审计单位对项目信息的掌握更加全面深入,在审计中我们一定要做到“知彼解己”,捕捉到哪些有效信息为我所用,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事实真相。如在某隧道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针对高瓦斯段人工增加费的审计,施工单位主张因高瓦斯段施工造成人工降效,要计取人工增加费。但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审计组还得进行多方考证。后来经工程监理和建设单位业主代表对当时施工情况细节还原,以及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比分析,发现该标段受客观因素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进度,最终审计组作出了客观公正的判断。
习惯六:统合综效。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各个部分也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最具激发、分配、整合和激励作用的部分。“统合综效”与“坚持系统观念”高度契合,强调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体,要从事物的总体和全局上找规律、建秩序。坚持系统观念也有助于迅速掌握一个投资审计项目的全貌,明确审计重点,找寻工作突破口。一是按照投资项目的人物线,如参建各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等,从面上了解工程建设整体情况;二是按照项目建设的时间线,围绕项目前期立项可研阶段、项目中期设计施工阶段、项目后期生产和运营阶段等环节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管理及推进情况;三是按照项目建设的效益线,聚焦资金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系统思维分析工程建设绩效,通过揭示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习惯七:不断更新。书中提到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锻炼自己,不仅仅是身体,而是分别从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四个层面磨炼自己。作为一名审计人,也要不断更新审计理念,迭代升级审计思维。一是“扁平化”到“结构化”思维的升级。结构化思维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多维度、立体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即面对一个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创建某种结构,将其拆分成几个能够解决的小问题的能力。实现结构化思维要善于高效识别复杂信息,按照结论、理由和事实多维度筛选信息,通过将复杂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并加以总结和反思。二是“经验化”到“数据化”的思维升级。面对新情况、新要求,审计人员要突破传统审计方式,进一步提高归纳和总结数据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技术水平,最终达到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手段准确分析问题,精准锁定疑点,提升审计宏观分析、查核问题、评价判断的能力和水平。
刚开始从事审计工作时,笔者对审计工作的意义感到过迷惘,经过多年的实践,才发现审计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回顾过往,还能指导未来;审计的意义就在当下,是迈开腿走出去,审计就是脚下走过的一条条路,踏勘过的一个个现场,翻阅过的一堆堆资料,是追寻事实真相的决心,是把问题具象化、摆出来的勇气;审计的意义在于未来,是长远谋划、主动思考和踏实执行,更是秉着“为民而审”的初心,担着“为国而计”的责任。(市审计中心肖小星)
原文链接:http://sjj.cq.gov.cn/sjzc/sjwy/202305/t20230506_119410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