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先研后审,把准审计“精度”。坚持先谋而后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准审计重点。在掌握审计对象的职责职能、组织架构、财务状况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对涉及民生、关乎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进行重点调研,分析其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精准编写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审计措施,提高后续工作效率。
二是边研边审,力求问题“深度”。坚持“眼见为实”,下沉一线调查,掌握一手资料证据。将现场取证与资料审核相结合,深入工程现场、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观察、现场勘测,真实掌握政策落实、项目进度、现场管理、资金使用等情况,深入挖掘出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和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确保问题查深查透查实,充分发挥审计作用。
三是审后再研,加快整改“进度”。坚持改“材料验收”为“现场督察验收”,加大审计回访力度,实地掌握审计整改真实情况。通过调查走访、召开座谈等方式,重点调研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以及审计建议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虚心听取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建议意见,同时开展普法宣讲,加强审计提醒,走好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
原文链接:http://sjt.hebei.gov.cn/h/c/i/35487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