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审计法治网!

审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观察 > 正文

新闻发布 | 临沂:对118个部门单位64个项目进行审计 促进增收节支1.27亿元

发布时间:2023-09-24     来源: 山东省审计厅     作者:佚名    

  9月18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临沂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周东开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晁洪杰市审计局财政审计科科长

  张 佳市审计局计算机审计科负责人

  徐 辉市审计局法规科负责人

  去年以来,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先后对118个部门单位、64个项目进行了审计,促进增收节支1.27亿元,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审计结果表明,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实施,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实现了民生支出稳步增加、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现代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市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审计中,市审计局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揭示和纠正各类违规违纪违法和管理不规范问题,促进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市级财政预算管理方面,重点审计了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8个预算部门及其所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发现了财政资源统筹不到位、预决算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和专项资金方面,重点审计了乡村产业振兴、外贸外资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全市水利和水污染防治资金等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了资金拨付不及时、项目管护不到位等问题。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方面,重点对职业教育、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医保基金和“三医联动”改革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了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审计了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了个别资产闲置浪费、国有平台市场化转型慢等问题。政府投资方面,主要实施了高铁片区道路工程、长春路改造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临沂治污工程等项目审计,发现了招投标管理混乱、工程价款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内部审计方面,组织对部分村居负责人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发现了坐收坐支、民主决策程序不合规等问题。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市审计局已依法出具审计结论,区别不同情况进行了相应处理。下一步,市审计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压紧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督促检查审计结论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答记者问

  请具体介绍一下,市审计局在盯紧看好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哪些作用?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和永恒主题。今年以来,市审计局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扎实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做到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看好财政“钱袋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关注财政资源统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我们持续加大对财政资源管理、国有资产收入、存量资金统筹盘活等情况的审计力度,发现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不到位、预算管理不科学、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督促财政和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统筹和监控,健全完善规章制度6项,积极盘活各类沉淀资金、闲置资产3.04亿元,促进财政资金高效使用,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关注财政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水平。在对所有部门单位开展全覆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8个预算部门单位开展现场审计,统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反映和揭示预算支出不够细化、支出进度缓慢、超预算支出、无预算支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责令相关部门单位强化预算支出刚性约束,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三是关注预算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我们坚持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执行审计全过程、各环节,重点关注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价情况,发现事前绩效评估不全面、绩效评价效率低、绩效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督促财政部门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行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运行,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者取消,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请问,市审计局是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助力审计监督提质增效的?

  今年以来,市审计局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手段,从队伍建设、作业模式、创新方法等方面发力,瞄准“智慧机关”建设目标,构建了市县一体化大数据审计作业新模式,有效提升了数字化审计能力和专业水平。

  一是创新队伍建设。创新建立“1+5+12”市县大数据审计团队,即1个数据采集处理组、5个专业分析组和12个县区大数据分析组,选拔培养100余名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审计人员加入大数据审计人才库,为开展好审计项目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是创新作业模式。依托金审三期,有效衔接金审二期建设成果,构建数据标准体系,搭建专业化审计作业平台,创新数字化“大兵团”作业方式,构建了大数据审计的“总后方”,通过将疑点数据推送至审计现场进行核实,实现“数字+现场”的实时协作,为前方“兵团作战”提供有力的后方“数据支撑”。

  三是创新分析方法。以一体化大数据作业模式为支撑,探索创新“体制机制类”大数据分析方法,充分利用图数据库、机器学习等现代化前沿技术,以数据整体“画像”强化对体制机制的有效监督,切实提升了审计对宏观决策的服务能力。

  对市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市审计局将采取哪些措施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决定着审计工作质量和成效。针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我们将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持续强化指导督导,做到既能“摸老虎屁股”,也敢“武松打虎”,切实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到位。

  一是督促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好督促检查责任,加强业务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履行问题整改主体责任,主动认领、对号入座,将审计整改纳入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范围,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亲自管,牵头制定整改方案、时间表、路线图,建立“问题、线索、责任”三张清单,逐一明确目标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人,确保问题真整改、改到位。

  二是强化全程跟踪检查。按照见人、见事、见物要求,认真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要持续跟踪督办,直至整改到位。对整改缓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责任单位,下发整改催办函,必要时进行约谈问责。对整改不力的责任单位,将视情况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予以扣分,强化审计整改的刚性约束。

  三是推动健全制度机制。对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深挖问题根源,分析可能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督促行业主管部门系统抓、抓系统,从根本上优化政策措施、规范行业管理,切实推动源头治理。对一些“屡审屡犯”的问题,注重分析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性质结果等深层次因素,指导相关单位着眼防范和治本拿出具体整改意见,切实抓好问题整改。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3/9/19/art_89372_103611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