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南乐县审计局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加大对寺庄乡岳村集村的帮扶力度,把产业发展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一项“经济工程”,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产业活力变为发展动力。
一是推进土地流转,流出“规模化”,转出“生产力”。今年8月,南乐县审计局驻寺庄乡岳村集村工作队与支村两委共谋发展对策,积极发挥农村集体土地效益,变“散户经营”为“大户种植”,变“沉睡资源”为“活力经济”,将村集体土地通过县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竞拍,坚持“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从入场登记、公告发布、竞买申请、缴纳保证金、资格审查到网络竞价、成交公示等,全过程采用网上办理,在底价的基础上,通过20余轮竞标成交土地,进一步盘活了集体资产、激活了交易市场、促进了产权赋能。
二是用好扶贫车间,扶出“新样子”,帮出“好日子”。将扶贫车间租给一家服装加工企业,每年至少拿出60%的收益分给生活相对困难的脱贫户或监测户。驻村工作队坚持每周至少到扶贫车间走访1次,实地了解运营企业在安全生产、用工用料、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困难,在了解企业存在用工难的问题后,加强宣传引导,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招工30余名,既确保了扶贫车间的正常运营,又满足了广大村民“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三是激活小微产业,用好“金钥匙”,打好“服务牌”。根据“万人助万企”的安排部署,创新思路,助企纾困,建立驻村干部或村干部与小微企业结对帮扶机制,将养殖厂、面粉厂、伞厂、服装加工厂等村内10多家小微企业列入帮扶联系点,一名驻村干部或村干部至少对接联络1家村内的小微企业,以亲企、爱企、护企为切入点,广泛宣传证件办理、减税降费、小额贴息贷款等方面的好政策,打好“服务牌”,解决“小诉求”,着力编织惠企服务的“一张网”,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是发展建筑产业,建造“幸福梯”,铺就“致富路”。针对个别脱贫户政策依赖度较高、主观能动性较低的实际情况,本着“扶贫不扶懒、济困不济贪”的原则,加强就业信息宣传,鼓励在家待业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就业,学会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拒绝政策上的过度依赖。为外出务工人员申请一次性交通补助。同时积极发挥村内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较多的优势,培养5名建筑行业的致富带头人,先后带领150余名村民到北京、天津等建筑工地务工,练就吃苦耐劳的品质,找准增收致富的路子。
五是拓展文旅产业,扮靓“新颜值”,增加“新产值”。今年7月,驻村工作队与支村两委充分挖掘村内红色资源,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资金紧张、物料短缺的情况下,带领广大党员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想方设法自己动手,多方协调筹集物料,实施了村党史馆改造工程。深入挖掘8名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打造红色文化教育阵地,配合政法一条街、快乐老家主题公园、民俗博物馆,形成观光旅游一条线,先后吸引5000余名本地在校师生前来接受红色教育,河北、山东等地的200多名乡村干部前来学习成功经验。(起草人:李项南 审核人:韩潮)
原文链接:http://sjt.henan.gov.cn/2023/11-08/28440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