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自治区审计厅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在多个审计项目中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开展审计,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一是注重政策研究与大数据审计相结合。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要求审计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听党指挥。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有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用政治视角分析经济问题,才能更好实现政治功能。实施审计项目应将政策研究贯穿始终,梳理审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结合被审计单位信息化建设、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等,研究大数据审计思路,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型。大数据审计技术作为政策研究和政策落实的“桥梁”,可以快速从海量数据中筛查出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如部分群众该享受的政策、补助、福利没有享受到,而一些不应享受的人员享受了政策、补助等。
二是注重传统审计与大数据审计相结合。大数据审计为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有效实现途径,在提高审计质量和强化审计监督效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数据审计只是一个技术工具,审计项目的高质量完成,不能仅仅依靠大数据审计而忽视了传统审计。传统审计方法历经几十年实践探索,有其自身优势所在。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应坚持“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运用传统审计方法发现问题时,可以总结发现问题思路,分析、研究、转换成数据分析模型,借助大数据审计技术,将传统审计方法发现问题扩大覆盖面,以点代面,总结提炼为普遍性问题,提高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大数据审计成效。
三是注重大数据模型建立与完善相结合。大数据审计不是数据组的事,更不是技术人员的事,只在数据室分析数据是不可能产生效果的。只有做到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有效衔接,上下联动、攻坚克难,才能更好提升大数据审计成效。一方面审计人员应加强与数据分析人员的沟通,充分的沟通才能把审计思路转变为数据分析模型。另一方面数据分析人员应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抽查、核验,确保数据分析结果与审计人员提出的审计思路相符合。此外,审计人员与数据分析人员之间建立反馈机制也同样重要,审计人员对数据分析疑点结果现场核实后,应及时向数据分析人员进行反馈,并对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完善,提高数据分析的精准性。(社保处 刘颖)
原文链接:https://sjt.nx.gov.cn/sjzx/jgdt/202312/t20231203_43708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