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东部沿海经济大省,肩负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让海洋成为大美山东最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政策措施执行得怎么样?效果如何?山东审计“治已病 防未病”,为海洋生态“体检”,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以有力有效审计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2023年,山东省审计机关组织开展了海洋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情况审计,涉及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6市,聚焦海洋资源资产管理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涉海资金绩效等重大问题,促进政令畅通、资金见效、项目落地。
压实单位整改责任
2018年,山东全面实行湾长制,推动发现并解决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山东省审计厅派出审计六处处长刘吉朋介绍,审计人员在青岛发现,湾长制巡湾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纳入湾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5%,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在审计推动下,青岛市立行立改,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将管理范围覆盖到全市所有海域。
同样,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烟台市研究出台《烟台市湾长制巡查规定》,对巡湾工作划出“硬杠杠”;潍坊市开展美丽海湾建设行动,建立湾长主体责任和社会参与监督互利互促的监管体系;威海市加大专业管护队伍建设力度,形成“河湖湾联动、水陆岸共治”的海洋垃圾常态化清理机制……审计推动湾长制走好“最后一公里”。
山东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如何综合施策、持续发力,成为守住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重中之重。“审计聚焦生态治理、污染防治、海域滩涂利用等领域,着力关注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非法占用海域、超标排放、违规养殖等方面的问题隐患,推动各地堵漏洞、除隐患、建长效。”刘吉朋说。
审计人员在威海市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情况取证。
2023年10月~11月的烟台,一场因审计而促成的渔港环境综合整治“回头看”正在进行。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集中力量督促10个渔港标准化配备污水收集处理设备,并向渔港派驻专人开展常态监管,推进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
刘吉朋说,此前,审计发现烟台的10个渔港水质监测结果超标,7座沿海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水存在超标现象。在审计机关督促下,当地开展渔港环境综合整治和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专项行动,对非法排污实施精准溯源,实现排污口数量压减、布局优化、设置规范。
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审计中,审计人员紧盯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威胁。在青岛,审计抽查胶州湾内10个重点排污口(河)的42个监测站位,发现部分站位水质监测结果超标。在潍坊,审计人员抽查5处渔港,发现当地在渔港生活污水转运管理、渔港环境监测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等等。
对此,审计机关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责任,推动青岛市全面排查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根治陆源污染入海;推动潍坊市建立政府引导、渔港经营者主导、第三方治理相结合的渔港污染防治机制,加强对渔港生活污水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近年来,山东兼顾保护海洋环境和用好海洋资源,高水平建设“蓝色粮仓”,大力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审计聚焦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重点关注了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情况。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4月,山东省共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7处,占全国的39.6%。
但审计也发现,海洋牧场示范区未发挥引领海洋渔业转型发展的作用,总体产出与投入不匹配,部分海洋牧场创建中还存在虚假申报、虚假建设等问题。山东省审计厅派出审计十八处处长傅林说。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省政府要求各地抓好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在审计督促下,烟台市深入开展海洋牧场“百箱计划”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海洋牧场综合效益。威海市专门出台《威海市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23-2028年)》,推出生态养殖示范、海洋种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
此外,审计还关注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情况。“2020年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推动产业规模应用、集群培植、循环利用。”傅林说,“从审计情况看,海水淡化产业推进中还存在堵点,不少地方产能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受技术工艺、产能规模等因素影响,海水淡化成本偏高,加重了财政补贴压力。”
傅林举例说:“在潍坊,我们走访了一个2022年通过验收的海水淡化利用项目,发现项目在配套保障、全线投产等方面进度缓慢,影响到项目高效运转。”在审计督促下,潍坊多方协调加快项目实施,争取财政补助资金800万元保障投产运营。
此后,审计机关围绕全省海水淡化产业、海工装备产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整改专项检查,推动青岛市对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攻关成果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开展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专项工作,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推动烟台市政府出台《烟台市落实和完善节水激励政策的若干措施》,开展海洋工程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构建“优势凸显、集聚发展,区域协作、配套互补”的海水淡化和海洋工程产业布局。
着力推动源头治理
此次审计涉及面广,发现的问题带有一定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在逐项推动问题立行立改的基础上,山东省审计机关深入分析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着力推动源头治理。
“我们围绕海洋产业发展、陆海一体化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形成一批审计专报,推动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山东省审计厅派出审计十八处副处长任志国说,“随着审计成果陆续转化为宏观决策成果,审计效应得到进一步释放,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根据审计结论,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采纳审计建议,牵头建立海洋生态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加大对入海排污口的执法检查力度,将涉海环境风险源纳入执法检查重要内容,构建完善会商研究、指导培训和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推动审计整改走深走实,系统布局全省国土“空间蓝图”,将海洋自然保护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会同财政、海洋等部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管理,强化海域、海岛监视监管和海洋生态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对海岸带等生态系统脆弱的海洋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跨区域开展海洋生态补偿,实现全方位、全海域、全过程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
山东省海洋局则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作为海洋综合治理重要抓手,建立用海用岛自然岸线占补制度,对损害海岸地形地貌、改变海岸自然形态或影响海岸生态功能的,进行岸线整治修复。会同省改革发展等部门加快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开展海水淡化示范城市、示范工业园区创建。针对审计揭示的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力度不够、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小、海工装备产业链配套不完整等问题,围绕海洋重点产业领域,筛选出一批重大支撑性项目,强化海域、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释放海洋经济发展动能。(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4/1/9/art_89369_103677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