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优化审计监督理念,变革审计方式,实施“四个统筹”,主动加强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着力破解基层反映强烈的多头监督、重复监督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升监督效能。
统筹项目计划,避免多头审计。注重源头把控,严把审计项目立项关。建立被审计对象数据档案,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研究,推进各业务领域审计项目融合,避免同一年度对同一单位多头多次进点,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对照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项目、法定项目,合理安排市委、市政府交办、政策跟踪审计、专项审计等自定项目,强化市县审计机关统筹管理,“纪巡审”联合监督项目有效协同,累计压减审计计划项目20余个,从源头上减少多头监督。
统筹组织实施,减少重复审计。加强审计过程性调度,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统筹。通过定期召开项目过堂会,制定下发年度审计项目统筹实施要点和计划,明确具体统筹事项。对被审计单位涉及多个项目的,均安排一个审计组现场进驻,并牵头对接所有审计事项,有效避免多个审计组重复进点、重复索取审计资料,做到“一个被审计单位一年最多跑两次”“同一类型审计资料只提供一次”,仅2022年以来,累计实现统筹实施项目26个、融合审计事项108件、减少现场审计近千人次。在今年全省统一组织的大运河自然资源资产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审计中审计组集中获取市主管部门数据,为5个县区39个部门13个镇街减少资料报送396份。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审计中融入工业强市专项资金、重特大项目攻坚质效审计和部门改革创新管理内容,合计节约现场审计时间30个工作日。
统筹技术方法,实现精准审计。注重技术手段运用,积极推广“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加大数据分析力度,做到精准定位、有的放矢,有效压减现场审计时间和频次,减轻被审计单位监督负担,累计梳理数据供需清单300余份,实现数据共享。在今年公立医院药品耗材设备管理审计中,审计组首先对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重要设备招标采购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再将26个项目反馈市、县审计组进行实地核查,现场审计工作量缩减近40%。在对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时,审计组利用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进点前先进行大数据筛查,根据分析结果选取63家预算单位开展精准核查,减少现场审计单位24家,缩短进驻时间21天,每个单位平均现场审计时间压减了50%以上。
统筹结果运用,减少交叉审计。注重审计结果共用、成果共享,制定出台审计监督赋能“四敢”二十条要则,明确已审计过的事项、已有处理结论的过往问题等四种情形不予审计,累计实现共享审计成果105项,有效减少交叉重复审计。在今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审计中,审计组对2021年以来政府投资非盈利工程项目建设、义务教育政策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审计涉及的重叠审计事项,不再重复审计。此外,加强与正在实施的住宅维修资金、污染防治攻坚等其他同级审项目深度融合,建立审计发现问题联动报送机制,做到信息沟通、工作联通、资源共享,推动及时清理优化不合理的制度规定8项,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
原文链接:http://jssjt.jiangsu.gov.cn/art/2024/4/23/art_1104_112252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