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西南深处的丽水,山重重,水重重,云霞翠轩,烟波画船……一幅天人合一的中国山水画卷徐徐铺开。
“秀山丽水、天生丽质。”2002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丽水调研时曾这样称赞这里的生态优势,为当地播下了守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种子。
如今,这粒种子破土发芽、结出硕果。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重要场合上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城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丽水之赞”的光荣赋予地,丽水市积极探索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服务市域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省域生态共富提供了实践样本,推动领导干部更好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责任,以高质量经济监督护航生态共富,服务绿色发展,书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动人篇章。
实践探路 全力服务试点工作丽水是浙西南的生态屏障,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被誉为“浙江绿谷”“华东天然氧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1.7%。
丽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先行实践地,并被寄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
2019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批准丽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同年,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和实施方案先后印发。丽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将其视为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八八战略”指引下,通过创新运用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扎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在开辟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蹚出了新路、树立了样板,争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模范生。
丽水市审计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研究省市两级方案,及时跟进,统筹安排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相关联的各类审计项目,积极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大格局,聚焦问题堵点、研究建议措施、总结经验案例、疏通转化路径,力求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推动试点工作探索取得突破。
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瓯江、闽江、赛江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一园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重要的生态富集地。2019年4月,经市委审计委员会批准,丽水市审计局开展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百山祖管理处处长自然资源资产任中审计,首次聚焦自然保护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内容,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和GDP、GEP协同增长的审计评价体系,查找和解决其在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审计目标,深入聚焦领导干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情况。当年10月,此次审计的重要成果之一被省政府采用并上报国务院办公厅。
2020至2021年,丽水市审计局连续两年开展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相关县(市、区)同步立项实施。围绕“建立价值核算评估应用机制”“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创新生态价值产业实现路径”“健全生态价值实现支撑体系”四大目标,对“两山银行”“两山公司”创新市场主体、“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肥药双控等10个方面30余项试点内容开展审计。
审计人员使用无人机对项目现场进行勘察核验
专项审计调查不仅从总体上摸清了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底数和主要实现方式,也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拓展了思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丽水市审计局逐步将“两山”发展理念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贯穿到每年相关审计项目中,将其与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民生实事、生态环保等民生共富和资源环境相关审计相结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员审计、全项目审计、全过程审计,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监督全覆盖。
研究开路 全程护航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作为审计中的新领域,从项目选题到实施方案,从审计事项到审计建议,全流程都贯穿着研究型审计理念。”丽水市审计局局长尚勇庆介绍。
以“发现体制机制堵点,推动试点取得突破”为审计目标,以“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是否建立、生态产品交易体系是否完善、生态转化路径是否畅通、生态支撑体系是否健全”为审计重点,深入研究审计发现问题和审计建议,重点关注试点工作是否实现了价值转换、推进了民生发展、促进了富民增收。
——研究交易主体功能发挥情况,助力打通交易堵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目标是为了创造价值,让生态保护良好地区,能另辟蹊径走出一条与集中工业化不同的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中,探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交易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主体作为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承担了最基础的生态产品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当前多是以镇村两级合资参股成立“生态强村公司”“两山合作社”等形式存在,通过公司化运作产生效益,实现开展生态产品服务业务和促进村集体增收相结合。
审计人员在庆元生态工业园区调研
围绕生态产品市场交易这一重要内容,审计人员集中精力开展调查研究,并就“两山公司”“两山银行”的职能发挥问题,向省、市领导同志先后报送多篇信息、调研文章,并获得省领导同志批示,推动该市出台《加快“两山合作社”建设运营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若干意见》《丽水市生态产品交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厘清“两山合作社”的功能定位,打通生态资源收储开发堵点,破解交易难点和抵押难痛点。
依托“两山合作社”载体,青田县季宅乡通过集体参股的方式,借助该项农业消薄项目的优惠政策,与该乡肉牛养殖厂合作,帮助其扩建厂房、扩大养殖规模,解决建设用地指标、政策处理等问题,实现了共建双赢,依托优质生态资源背景,打造绿色生态牛肉品牌,促进参股村集体每年增加5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蹚出了农牧企业与“两山合作社”的合作新模式。
——研究财政奖补资金落地情况,推动生态转化更有效率。
生态保护补偿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加强对生态奖补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是审计服务保障生态产品支撑体系健康的重要方式。
在对与GEP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部分试点县工作推进缓慢,未及时出台奖补办法或未及时向试点乡镇拨付奖补资金,影响试点探索进度。审计通过跟踪整改和定期回访,跟进奖补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督促试点乡镇将奖补资金运用到生态转化和富民增收项目中去。其中,松阳县四都乡利用奖补资金实施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地块复垦项目、撂荒整治项目和生态农业开发项目等,通过采购生态产品指标的方式,进一步盘活了部分闲置土地,增加生态价值,带动了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在对龙泉瓷土资源管理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当地瓷土原料年消耗量大,却没有正规采矿场,普遍存在生产者以偷采瓷土的方式获取原料的情况,由此造成了林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保问题。在审计的推动下,龙泉市修订出台《龙泉市瓷土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并建立瓷土资源开发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设立国营瓷土采矿点,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参与瓷土资源开发竞争,不断提高瓷土资源开采利用水平。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属地政府的管理责任,多部门协同开展专项执法,进一步维护了生态资源稳定,强化了生态产品支撑作用。
——研究交易产品转化效果,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丽水山耕”是丽水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2018—2020年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中连续三年位居地市级第一,在带动区域优质农产品销售、提高生态产品溢价、打造区域绿色生态农产品形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丽水山耕”品牌建设情况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该品牌存在溯源农产品挂码率低、追溯信息未更新等问题。丽水市审计局成立专题审计组,深入县区相关企业走访,获取了第一手信息,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推动品牌建设由原来的以销售额为导向,转变为以品牌提升为目标。丽水市出台的《“丽水山耕”品牌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大量采纳审计建议。2022至2023年,审计推动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出台《“丽水山耕”核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丽水山耕”拳头产品培育评选办法(试行)》等制度,转变品牌发展战略,重点打造拳头产品,根据各地特点,推出庆元香菇、缙云麻鸭、云和雪梨、青田稻鱼米、景宁惠明茶等拳头产品,享誉全国。2023年“丽水山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再次位列地市级榜首,同步入选“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年度案例”。
审计人员向种粮大户了解肥药施用情况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中,审计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总体原则,在抓难点、补短板、通堵点中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丽水市审计局局长尚勇庆表示,“我们充分运用审计横跨多个领域、纵跨多个层级,能够全面综合分析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影响的优势,系统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进一步畅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路径。”
制度筑路 全方位保障绿色发展随着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审计工作也呈现出层层深入、步步为进的特点——
在审计范围上,从全市同步审计到有代表性的县区协同审计,涵盖了试点范围所有18个乡镇;
在审计对象上,聚焦政府主导,围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精准发挥审计“经济体检”作用;
在审计内容上,针对试点工作要求和县区自然资源禀赋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
在审计规范上,不断优化审计重点,完善审计措施,形成审计实施的指导性框架。
2020年,丽水市审计局编制出台《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对全市审计机关如何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提出了指导意见。
同年,该局印发《资源环境领域问题清单》,归纳汇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形成风险防范清单。
2021年11月,丽水市审计局继续深化制度成果,编印了《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初步形成审计实施指导性框架,进一步延伸、扩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的内容和范围,突出对创新模式、实现路径等内容的审计指导。
“《指引》明确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目标、法律法规、审计评价、结果运用等,提出了20多个审计方法,解决了审什么、怎么审的问题,对我们开展这项工作帮助很大。”丽水市莲都区审计人员蒋琳说。
同年,丽水下辖龙泉市审计局率先开展领导干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责任的审计探索,并印发了《龙泉市领导干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责任审计办法(试行)》,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转化责任与领导干部履职能力相挂钩,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探索生态转化实现共富的意识。
2023年11月,丽水在全省率先发布《水资源审计规范》地方标准。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和标准化处处长王俊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水资源审计规范》市级地方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水资源审计领域地方标准的空白,为审计机关、中介机构等开展水资源审计,为水利、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以及内部审计提供了参考借鉴,实现了水资源审计有标可依、对标操作,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审计质效,推动水资源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
审计人员现场查看防洪堤绿道项目建设情况
“丽水市持续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审计,对一系列改革前沿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大胆实践,为全省资源环境审计推动共同富裕选准了视角,明确了审计路径。”浙江省审计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处处长陈建军向记者表示,“2023年6月,丽水市审计局和省审计厅资环处合作完成重点课题《共同富裕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审计模式研究》,审计服务保障丽水绿色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也为推进全省生态共富提供了经验范本。”
随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的深入,丽水市构建形成了包括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质量认证、市场交易以及生态信用等内容的一整套原创性制度体系,同时发展基于生态优势的生态利用型、生态赋能型、生态影响型产业,打响了“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丽水山泉”等“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在探索市场化交易方面,当地率先培育“两山合作社”“生态强村公司”等市场开发经营主体,建设国家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开展基于GEP核算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实践和“GEP贷”“两山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有力破解了生态产品抵押难、交易难等问题。
试点工作至今,丽水审计坚持创新探索,以研究推动审计实践与经验“螺旋式上升”。通过督促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在全市范围开展“举一反三”,持续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试点探索步入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丽水市审计机关将推进建立项目层级GEP评价方法体系,对县(市、区)及乡镇GEP开展审计探索,全方位服务市域高质量绿色发展。
“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肩负生态共富、绿色发展的光荣使命,丽水审计站在了全新的起点上。
原文链接:https://sjt.nx.gov.cn/sjzc/sjwy/202407/t20240705_45875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