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今年泉州市审计局在开展2023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中,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积极推行“333工作法”,以促进财政政策落地见效、财政管理规范科学、财政资金提质增效、财政经济风险防范为目标,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做实深化研究型审计,推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质效“双提升”。
一、“三步走”边调查边研究。一是法规先行。审前全面梳理形成一套完整的财政政策法规依据,把准政策目的和方向。二是数据优先。统筹数据分析和现场核查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集中整理财政一体化数据,建模型、查疑点,实现精准审计。三是边审边学。通过大量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学习参考其他地方审计机关揭示的财政领域问题,借鉴审计思路及方法,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
二、“三到位”促进提质增效。一是理念认识到位。把中央大政方针作为审计大脑,把财政资金提质增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等国家财政政策作为审计躯干,把财政资金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审计脉络开展审计,促进融汇贯通。二是数据分析到位。研究政策、资金、数据之间的关系,充分整合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挖掘数据的关联性、典型性,深化拓展数据分析模型,锁定重点、精准发力。三是疑点核实到位。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疑点线索,制定核实方案,明确延伸单位和核查措施,实行全链条审计,采用穿透式审查,推动项目落地、资金见效。
三、“三意识”提升审计成果。一是增强整改服务意识。把推动问题整改服务贯穿审计全过程,主动协调指导被审计单位,分析问题根源,找准问题症结,研讨整改措施。二是提高边审边促意识。审计期间积极推动促进各相关责任主体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在今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期间,促进15个单位上缴应缴财政款3188.98万元,6个单位上缴非财政拨款结余846.18万元,3个单位上缴财政拨款结余172.56万元;推动拨付204.32万元免学费资金及助学金至相关学校。三是强化治理效能意识。通过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本质揭示、系统把握审计问题产生的原因,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做到规范管理,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泉州市审计局 苏珊珊供稿)
原文链接:http://sjt.fujian.gov.cn/zwgk/gzdt/qzdt/202406/t20240626_647472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