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角。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审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担负重要使命。广东省审计机关要立足广东省情和审计定位,积极投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事业中,找准改革大局所需与审计监督所能的结合点,以改革视角揭示问题、以改革思路促进解决问题,推动广东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聚焦任务落实,推动改革精准发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广东省审计机关将发挥审计专业性强、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等优势,精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和推进方式,加大对重大改革任务和重要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审计力度,助力重大改革任务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聚焦全局性战略督落实。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聚焦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建设加强审计监督问效,推动试点发挥好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持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探索形成更多示范引领性的改革创新成果,贡献更多生动鲜活的改革经验,形成对中央顶层设计的有力支撑。
聚焦重点改革领域督落实。对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相关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深入研究审计对象的历史沿革、经济背景、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有的放矢实施审计监督,推动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以一域改革之效为发展全局添彩。
聚焦重大问题督落实。奔着现实问题去、盯着突出问题改,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瞄准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改革落实难度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大的改革事项,着力揭示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督促通过改革创新生动典型、可复制可推广改革样板等,以点带面、纲举目张,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推进。
聚焦配合衔接,推动改革协同发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必须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增强改革整体效能。广东省审计机关将增强系统思维,深刻理解各项改革举措的来龙去脉,全面把握不同改革举措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促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推动部门间相互衔接。密切关注各领域改革措施不配套、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相互抵消等问题。同时,既要防止职能交叉造成多头管理,又要避免相互推责导致管理空白。通过促进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决策共商、效果共评,强化各方面对政策的理解、执行和传导,推动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投资等政策协同发力,不断释放叠加效应、乘数效应。
推动地区间相互配合。着力揭示改革发展中涉及的各地关系不协调、配合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以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促进各地改革目标相互兼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改革取向协同一致。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开发治理,推动强化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通过跨行政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牵引带动全省产业发展布局优化、竞争力整体提升。
推动部门与地区间相互协调。正确认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主体、改革力度与改革效度之间的关系,深入揭示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推动理顺权责关系,促进部门与地方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密切配合、顺畅协调,推动提升行政效能、节约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更好激发部门改革效力和地方发展活力,实现改革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聚焦问题攻坚,推动改革持续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广东省审计机关将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突出问题导向,在准确发现疑点、精准揭示问题上下功夫,在推动解决问题上使实劲,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有的放矢,找准问题。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敢审敢严、真审真严,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聚焦财政资金分配、国有资产处置、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审批监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瞪大眼睛、明察秋毫,严肃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严肃揭示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问题,确保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求真务实。
把脉问诊,深挖根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立足审计专业视角,聚焦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改革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体制制度和政策层面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研判,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面、从苗头到趋势、从表象到实质进行原因分析,着力反映制约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矛盾,深入分析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积极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提准建议,落地有声。坚持论从事出、以事立论,用好审计信息等载体,举一反三、立足长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要正确处理好“立”与“破”的辩证关系,把握好“立”与“破”的优先顺序,通过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新机制、新经验、新规则。坚持治当下和管长远相结合,正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对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制度规定事项及时予以反映,推动改进和完善,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聚焦容错纠错,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揭示问题是审计的基本职责,目的是推动解决问题。广东省审计机关要坚持开门干审计,在规范权力运行、促进事业发展上与被审计单位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以过硬的审计质量、厚重的审计成果,凝聚改革共识,激励审计干部在改革开放中建功立业。
充分交换意见,确保事实清楚。时刻保持谦虚审慎的态度,通过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积极主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实事求是地把问题性质、违纪情节、危害程度等说清楚、讲明白,确保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并排除合理怀疑,形成相互印证的证据链,确保发现的问题真存在、可整改。
严谨把握法规,确保定性准确。解放思想、客观求实,正确把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不能以现在的规章制度查处以前的老问题,也不能用过时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特别是对突破原有制度或规定,但有利于中央政策措施落实、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的创新举措,要旗帜鲜明予以支持。
大胆容错纠错,确保处理得当。坚持凡审必严,严肃处理明知故犯、蓄意违规、失职渎职等行为,同时要考虑历史沿革,着眼长远发展,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针对审计发现的领导干部在改革探索中的失误和错误,要认真研判是出于公心还是源于私利、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之过、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是轻微影响还是严重危害,把握好容错与纠错之间的分寸,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充分激发审计干部改革创新积极性,彰显审计监督的温度。
积极主动作为,确保服务质量。加强审计成果运用,根据改革的新情况新要求,持续更新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清单;建立领导干部教育提醒机制,帮助领导干部清楚掌握履行经济责任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应当防范的主要风险点,确保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更好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马学斌
作者系广东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
(本文刊登在《中国审计》2024年第18期)
原文链接:http://gdaudit.gd.gov.cn/sjyw/content/post_44995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