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景区、研学基地、民宿、农家乐、咖啡屋……村里业态越来越多。沥青村道、停车场、公园、花海……村里环境越来越好。这些舒展开来的幸福和美画卷,汇聚成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乡村振兴新图景。
下屯,曾经是省定贫困村,自2016年起,经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赋能,通过广东省审计厅倾力倾情帮扶,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至2023年底,下屯村成功创建国家级3A景区;被列入中组部“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并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7年来村集体经济增长了20倍。
说起下屯村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当地干部群众都会提及一个人——省审计厅驻义合镇下屯村第一书记顾小岳。驻村5年多,他全身心投入到革命先辈、人民审计制度奠基人阮啸仙的故里,砥砺初心、勇担使命,在乡村田野书写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篇章。
坚定决心,以钉钉子精神抓产业振兴项目
2021年7月,脱贫攻坚战胜利后,作为省审计厅驻下屯村扶贫工作队3名成员之一,顾小岳主动留下来,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下屯村乡村振兴添薪助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下屯村的“切入点”在哪?产业振兴如何破题?顾小岳全面梳理了下屯村现状:
——2021年8月,通过省审计厅协调多方支持,三批帮扶干部持续发力,横卧东江的啸仙大桥实现通车,历史性解决下屯村及周边3镇6村共3万多名群众摆渡出行难题,也打通了下屯村产业发展的脉门。
——红色是下屯村最鲜明的底色。该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审计制度奠基人阮啸仙的故里,他曾经居所和读书的学堂均完好地保存着,这里也是全国审计干部教育基地。
——2019年6月,下屯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4栋各具特色的客家围屋,述说着历史的厚重,承载着客家人的乡愁。
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发展产业,实现“旺丁又旺财”?
顾小岳决定因地制宜,从“农文旅”上下功夫。这一年,经他大力协调推动,下屯村正式组建啸仙故里文旅公司,这是东源县较早成立的村级“富镇强村公司”之一。公司由村干部担任董事长和财务总监,聘请乡贤职业经理人担任总经理,负责日常运营。
有了文旅公司,市场化运营就有了主体,产业发展就有了抓手。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资源变资产,让颜值变产值,把村里的红色、绿色、古色等资源进行项目化运营,实现让游客“慢下来、停下来、留下来”,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增收。同时,通过完善文旅设施,帮助拓展业务,推动降低成本等方式,支持公司发展。目前,该公司开拓了旅游、研学、景区交通、讲解、场地租赁、会务培训、粮食销售、景区管理等业务,也承接了村内“花海”景点打造、复耕复种等镇村项目。据统计,公司自成立以来至2024年4月,累计承接业务43项,提供服务近2000批次,实现营业收入超300万元。今年8月6日,为期2天的全省审计系统180多名干部业务培训在下屯村举行,培训服务全由村文旅公司承办。如果成本控制得好,这一期培训都能赚几万元。
特别近三年来,每年春节期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村文旅公司利用村内70亩农田休耕期间种植桑花海、和村民一起合作开展黄花风铃观光,格桑花和黄花风铃绽放期间,高峰时每天上万游客涌向村庄,引爆了义合镇文旅,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共同增收。
如今公司日常经营基本走上了正轨。顾小岳回想起背后的艰辛,深深体会到,在落后山村抓产业项目一定要有钉钉子精神。如,公司注册、架构设置、制度制定、日常管理、财务规范,关键是业务怎么开展,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顾小岳都是亲自指导推动,给予支持,只要中途稍微打下退堂鼓,就会前功尽弃。
2023年10月,下屯村稻谷烘干厂建成投入使用。这个项目从谋划到落地,就是一个钉钉子的过程。2021年初,经过持续努力,终于将建厂房的项目资金拨付到村,但选址迟迟未定下来。当时找了3个场地,要么涉及迁坟,要么在公路边扬尘多,要么离景区景点近,影响文旅产业发展。察看村里多个地方后,选择了山脚下一块地,约4亩多。这块地上的房子是破旧空置的,猪圈和鱼塘又是附近村民的,选址地的房子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村民对该土地和旧房产权也有争议。顾小岳和村干部一起多次协调,并请出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出面,才逐步把土地纠纷厘清。2022年2月,该项目如期开工。其后在厂房建设、设备购置、土地流转、项目验收等环节,都陆续出现各种困难,每每遇到困难,都是顾小岳带领村干部来面对,及时处理,倘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卡壳了,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停滞。
下屯村新建了一个兰花基地,年产值近千万元。该项目是从中国“兰花之乡”韶关翁源引进的,2023年3月签订合同,6月就投产了。如此高效的背后,是顾小岳和镇、村干部齐心协力,在前期就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让公司实现了“拎包入住”。基地所占的近50亩地,原是洋洞河谷边的荒地,从组织前期招商考察、土地权属梳理、草拟合同、土地平整、纠纷处理、搭建厂房和大棚、苗圃进入正式投产,只用3个多月时间完成。顾小岳周末也没有停歇,盯着进度抢速度,一项一项推进,遇到问题立即解决,直到正式投产才舒了一口气。
产业项目发展壮大了村集体收入,仅2023年,下屯村集体收入超80万元,8年间翻了20倍。一些村民和企业看到机会也返乡创业和投资,如观澜驿站民宿、小江湾红色实训拓展基地,“花海咖啡”店、星星谷酒坊、下屯蔬菜水果采摘基地等。顾小岳协调各方发挥下屯村是远近闻名的“厨师专业村”的优势,于2022年建成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并投入使用,推动“啸仙红”牌航天香丝苗米上市。2023年底,下屯村成功创建国家级3A景区、河源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广东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有力推动下屯村“农文旅”产业链条不断延长补强。据统计,三年来,下屯村新增“农家乐”、商店等个体工商户18家,新投资注册企业5家,新增就业人数近百人。
正是以钉钉子精神抓住了产业振兴项目,下屯村已经从以前简单的景点景观开发发展成为文旅综合发展体,形成“经营运营——集体增收——环境改善——村民获益——促进运营”的良性循环。
顾小岳也深知,下屯村产业发展现在只实现了“从0至1”,要升级到2.0版本,仍需以钉钉子精神去推动。
顾小岳(右二)慰问困难群众
锚定初心,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下屯村由农村变景区,成了当地网红村,一段时间以来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不少媒体喜欢用“蝶变”来描述下屯村发生的惊人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要讲话中强调,要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顾小岳驻下屯村以来,始终锚定初心,解民忧办实事,提升乡村风貌,用实实在在成效,书写了新时代山乡巨变。
把下屯村创建成为3A景区,既是推动文旅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打实的惠民工程。2021年以来,顾小岳同驻义合镇帮扶工作队一起争取多方力量支持,在下屯村开发古冰川遗迹公园,谋划建设洋洞森林公园,改造东江湿地审计公园、建设啸仙故里审计博物馆,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30多栋、新装路灯500多盏,硬化拓宽道路约3公里,主要村道全部沥青化,建成4000余平方米停车场、公共厕所2座……这一连串的数据背后,是下屯村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美丽宜居的村容村貌。同时,顾小岳推动创新设立“认种认养,幸福共享”捐赠项目,发动社会各界捐资认养,种植桃树、黄花风铃、水杉、铁冬青等品种树木近400亩。如今下屯村,既是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更是村民诗意居住的家园。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在下屯村游客服务中心,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啸仙红”航天香丝苗米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在粮食生产方面,顾小岳更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筹资给村集体购买农机设备,完善农业产业链,兴修水利设施,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了帮助村民,甚至不顾个人安危。2020年4月一个夜晚,村民来电,说自家农田缺水,担心刚插的禾苗干死,很着急。顾小岳闻后立即带着同事赶往现场,排查水源。此时天已黑,灌溉水渠沿线又是山高路险,沟深林密,还有蛇虫鼠蚁出没。顾小岳摒弃顾虑,找来熟悉山路的村民做向导,拿着镰刀,打开手机灯光,爬沟过坎,沿着水渠一路排查,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最终找出了几处水渠并逐一堵住。此时已近深夜,他也累得筋疲力尽。据统计,三年来下屯村共完成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约400亩,改造40余亩农田灌溉设施,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针对村里的困难群众,顾小岳争取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会的支持,开展“情暖夕阳 爱心午餐”、免费理发等活动,争取社会帮扶力量筹资为患病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拿出一部分村集体收入为60岁以上村民免费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健康红包,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送到每位困难群众心中。很多时候,顾小岳还自掏腰包,帮扶困难群众。2020年5月,顾小岳和同事走访困难群众时发现一村民的爷爷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后被分配到辽宁一家钢铁厂,1960年分流回到广东老家种地。1990年后,公司开始每年给他爷爷发放一点补助金,直到去世。此后顾小岳一直琢磨这事,想联系上辽宁这家企业,希望争取企业帮扶村民。可是当事人已去世了十多年,要办成这事几乎是天方夜谭。他先找自己朋友商量,朋友认为这事完全不可能。但他没放弃,又继续通过同事找到辽宁的朋友,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这家企业退休办的负责人,企业领导商量后并没有答应,后经过反复沟通,最终该企业审计部门给村民捐赠了1.3万元。拿到钱后,工作队用部分款项给该村民买了辆电动三轮车,让他一度成了村里的快递小哥,日子也好了不少。
下屯村洋洞小组由于没有安全的小桥和连接道路,出行困难。由于预算资金不足,为了把桥建成,顾小岳甚至准备利用当地河中的砂石,从市场上购买少量钢材水泥,找本地村民一起来建。由于施工难度比较大,和同事一起咨询当地一家施工企业时,该企业现场负责人了解到困难后,被审计人的这种“执著”精神感动了,愿意主动伸出援手无偿捐建。原本常住居民不到10人的洋洞小组,现在很多农户返乡建新房,村民还开起了酿酒厂、农家乐,有些丢荒的土地又被重新种上了庄稼。
在下屯村26.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顾小岳熟悉每个角落每户村民,村民也把他当成了自家人。外面来人参观阮啸仙故居、闻啸仙学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兰花基地、水稻烘干厂等,他随时能摸出钥匙开门,因此还被大家笑称为“大管家”。顾小岳积极主动筹集资金,同村“两委”干部一起,协调推动闲置荒地和废旧学校土地流转,为40多户村民建房解决宅基地问题。据统计,近年来,下屯村陆陆续续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00多件,抓好办成了一批村民可感可及的实事。
聚力凝心,薪火相传中持续激发青春力量
走进下屯村,村口“啸仙故里,红色下屯”八个大字格外显眼。顾小岳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作为一名审计人,对下屯村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他说:“下屯村是我们审计人的精神故乡”。在啸仙故里,顾小岳把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当作自己的职责与使命。驻村以来,在工作队的支持下,协同各部门,加大了对阮啸仙事迹的挖掘宣传推介力度,联合相关机构编制了《阮啸仙的故事》、《阮啸仙画传》等书籍;参股拍摄红色电影《阮啸仙》和反映乡村振兴的电影《乡见未晚》;啸仙故里审计博物馆加快建设;再加上阮啸仙故居、闻啸轩学堂、全国法治教育基地东源陈列馆等红色遗迹,下屯村已成为知名的红色景点。
发展是最好的纪念,行动是最好的传承。顾小岳认为,对先烈最好的告慰,是把下屯村建设得更好、发展得更好,这就必须有一支能干事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2020年,源城区原纪委常委阮蔼宜退休后作为乡贤被邀请回来担任下屯村党支部书记。她说:“看到家乡在省审计厅大力帮扶和顾小岳等驻村干部的推动下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便义无反顾地回来了,希望能够为家乡多做一些事。”作为第一书记,顾小岳时刻铭记抓党建是第一要务,同阮蔼宜等一道,致力于加强村“两委”班子的建设,组织村党总支与帮扶单位5个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吸引4名“归雁”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下辖党支部增加至7个,村“两委”工作人员从2020年底换届前的7人增加到目前的17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同时,通过村党组织的激活和感召,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下屯村。截至目前,该村共有各类人才212人,其中乡贤人才45人、“归雁”人才23人、各类帮扶人才10人、驻村选调生2人、后备干部3人、产业人才129人。更为可喜的是,在这支人才队伍中,青年人占了半数以上。这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不仅为村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更是在薪火相传中持续激发青春力量,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同时,这也是以顾小岳为代表的审计人在古老村落里的青春回响和在红色下屯初心历练的生动写照。
绿水逶迤去,青山两向开。充满勃勃生机的下屯村将继续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聚力前行,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在“百千万工程”赛道上奋勇争先,也必将吸引、留住一批批像顾小岳一样的干部、人才到县镇村一线经受历练,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大潮中的推动者、奋进者、奉献者。(胡剑廷)
原文链接:http://gdaudit.gd.gov.cn/sjzx/sjfc/content/post_45095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