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明确职责,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健全审计整改工作监督机制,成立专职负责审计整改工作的股室,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明确整改结果认定标准,按照“谁审计、谁落实”的原则,及时督促审计组将审计的问题分解到相关责任部门,细化整改工作责任,压实被审计单位主体责任。
二是动态管理,建立审计整改台账。围绕问题、责任、时间、进度、结果等要素建立台账,将审计整改贯穿于审计项目始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审计建议,及时录入整改台账并归类整理,全程做好整改业务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时间点和路线图,持续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定期汇总更新整改进度。
三是聚焦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销号。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等问题类型,分别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对整改责任主体下发审计问题整改清单,明确问题定性、描述、法规、整改要求、整改类型、整改时限、整改状态等,以“见人、见事、见行、见效”为标准真抓实改,不定期组织“回头看”,加强审计整改复查复核,严格做到“问题不整改、审计不销号”。
四是协同推进,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健全协同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组织等部门联动,及时报送审计结果,实现信息共享、情况互通,深入剖析审计发现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注重标本兼治,多途径发挥审计成果运用。同时,强化审计整改与内部审计融合贯通,指导各单位内审机构将审计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内部审计重点关注事项,凝聚整改工作合力,协同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原文链接:http://sjt.hebei.gov.cn/h/c/i/35623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