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审计法治网!

审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我读《人世间》

发布时间:2022-08-31     来源: 宁夏审计厅     作者:佚名    

  

  最近读完了《人世间》这部115万字的鸿篇巨著,这是一部用最传统和最朴实的方法创作的长篇小说,充满着诚意和使命感。

  小说以底层百姓周秉昆们为核心并辐射到城市的各个阶层,多角度多层面深度书写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历程。《人世间》用文字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平民们画了一组群像,他们中有中高级干部、大学教授、有文化馆长、报社编辑、有商人、有导演、有市井小民,也有更多的在岗和下岗职工……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他们命运跌宕起伏,每个人身上都既有清晰的时代烙印,又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周志刚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上个世纪70年代,他在边远地区支援大三线建设,他以工人阶级身份为荣,以劳动中争先创优为耀,劳动中获得的众多奖状是他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也因此成为孩子们的精神支柱。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和家长的典型形象,他们有新中国国家主人翁的意识,他们吃苦耐劳,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没有文化,但却有着质朴的教育儿女做一个好人的观念;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辉煌的时刻,但他们终有一天会完成自己的使命,退出时代的舞台。小说对周志刚着墨不多,但他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工人的精神风貌。

  作为周家长子的周秉义,其人生承担了另一种使命——做人民的公仆。他的人生理想是做大学老师搞教育,而现实的选择却使他走向仕途,从兵团到军区再到市委,从市委副书记到军工厂党委书记再到纪检监察干部,在每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他都服从组织安排,承担起最艰巨的使命。他是周家的骄傲,但他既未能给坐牢失业的弟弟找一份工作,也未能给年迈的父母膝下尽孝,让他们有生之年搬出光字片的土屋。弟弟秉昆对此耿耿于怀,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妹妹周蓉是这样给弟弟解释的:“从根本上说,咱们的好哥哥,他是属于组织的人。哥在感情上首先也属于组织的,凡是组织交给他的工作,他认为对的都会热忱忘我地去做,努力做到让组织满意……”这是一个踏实苦干,为人公平、行事正义的平民英雄,一个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其实在新中国建设的七十年间有无数这样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到张富清老人,他们都将自己的人生交于组织交于国家,默默奉献完成自己的历史担当。

  周秉昆是周家的老疙瘩,不够聪明,没多大本事,连他留城工作的机会都是在哥哥姐姐相继下乡当知青而留给他的。在其人生经历中,有许多次不由自主地卷入到种种尴尬的意外事件中,为爱子楠楠又在监狱度过十二年时光。他的那些好朋友、好哥们,则是一直在社会底层打拼了大半辈子,始终未能摆脱困窘的境地,经常处于需要救助的状态。正是在这一个个人生的重要关坎上,周秉昆的人性光辉不经意地显现出来,成为好人文化与民间正义的践行者。他对父母孝敬有加,与妻子相濡以沫,对楠楠视如己出,在自己还未摆脱困境的情况下,在每一个朋友需要帮助的重要时刻,他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并凝聚大家抱团取暖。他的担当和豁达,实非常人可比,令人感佩。

  作品塑造的其他众多人物形象:热情帮助邻里的周母、崇尚自由的周蓉、永知满足的郑娟、充满生活智慧的蔡晓光等,他们都是有情有义有担当的好人。作者以这些人物为载体,通过对他们生活成长历程的记录,展现了50年间普通百姓的生活历程和时代变迁的全景图画。在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潮、明星走穴、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时代浪潮中,人们的心理和思想在希望和失望中不断地交织、碰撞、挣扎、成长。任世道变化万千,任生活艰辛多难,即便是个性不同、学识有别、身份悬殊,但他们都不曾改变做人的道德底线,努力地坚守着做好人不做坏事,尽能力去帮助他人的人生信念。

  文学艺术,当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以“明德”引领精神风尚。以“明德”为支撑的精品,方可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涉外审计处  张洋洋)

  


原文链接:https://sjt.nx.gov.cn/sjzc/sjwy/202208/t20220805_36599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