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晋国正卿子罕,宋桓侯时任司城,主持国政,权力极大。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不识货,便说:“这块美玉我已给治玉的人鉴别过了。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我才敢拿来将它献给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若将玉给我,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贝。”
对于什么是宝,历来人们是有着不同的看法的。有的人以玉石珍珠为宝,有的人以黄金白银为宝,有的人以拓展事业为宝,有的人以崇尚廉洁为宝。古往今来,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宝,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子罕认为收下了玉石,就丢掉了清廉,他衡量宝的标准与俗人不同,是把品格上的清白这个精神上的宝看作比物质的宝更为珍贵的东西。子罕的令人敬佩之处,是他拒收礼物,保持了清廉的高尚品格。在几千年前,子罕就能有如此崇高的宝贝观,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贪与不贪,历来是人们区分高尚与鄙下的标准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我们衡量一个人道德情操是高洁还是污浊的分水岭。说到子罕以不贪为宝,不禁使人想起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我们党穿越了一百年历史的风云,走过了百年奋斗的历程,从来就没有放松加强党的建设,而廉政建设更是常抓不懈。我们审计厅机关加强廉政建设必须提高全厅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陶冶道德情操。我们审计人以什么为宝,这是所有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审计人值得深思的问题。审计人只有廉洁从审,才能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廉洁从审才是审计人最重要的法宝。
履崇高之责、干崇高之事、做崇高之人是对我们审计人的最高要求,廉洁从审是党和人民赋予审计人的神圣职责,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审计人只有确立了远大的理想信念,才会讲奉献、讲操守,才能保持高尚的灵魂,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审计人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崇高的审计事业,以清廉为本,忠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好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人以廉洁从审为宝,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元曲》和《红楼梦》中都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样的话,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词歌赋,老子就说过“祸莫大于不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些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泰戈尔曾有诗说过:“有的鸟原本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却由于翅膀系上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审计人只有约束欲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守住廉洁从审这条防线,才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崇高理想的过程中收获幸福和成功。审计人以廉洁从审为本,就是要严格遵守审计纪律。审计人员廉审善审,在纪律上当自警,就是要时刻警醒自己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时刻紧绷廉洁从审这根弦,做到把关守节当慎初、剑有双刃当慎权、守正不苟当慎独、择善拒恶当慎友、淡泊名利当慎欲、注重小节当慎微、成绩面前当慎行、笃志保晚当慎终。做到不利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审计人廉洁从审就是要加强思想素质修养,不要过分追求权力,权力是一种高危职业和“双刃剑”;不要过分追求金钱,家财万贯,只能日食三餐,房子千栋,只能夜宿八尺;不要过分追求物资享受,过分追求物资享受就会期望受挫、消磨意志、影响工作。
康德曾说,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深深的震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公生明廉生威,审计人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性格上可刚可柔,在思考上若智若愚,在处事上不偏不倚,在为人上能伸能屈,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切实做到以廉洁从审为宝,严格执行廉政纪律,让清正廉洁成为每个审计人员自觉坚持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底线。让审计这双“眼睛”明察秋毫,让热血谱写审计监督的篇章,让清廉荡涤经济领域的污泥浊水,让公正成为维护法律尊严的武器!只要我们每一位审计人员做到廉洁从审,以廉洁从审为宝,就能真正锻造一支审计铁军!(派出审计一处 袁树林)
原文链接:https://sjt.nx.gov.cn/sjzc/sjwy/202207/t20220714_36076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