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经百转千回、纳千溪百川,在山东注入渤海,哺育了齐鲁儿女,滋养了山东大地。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入海的这片土地饱含深情、念念在兹,勉励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山东提出“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的目标,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促进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实落地,山东省审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加大对重点任务重大事项的审计力度,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以沉甸甸的审计成果守护黄河安澜、百姓安宁、绿色发展。
助力60万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
百年来,黄河屡屡漫滩,山东沿黄地区的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受到威胁。
2017年,山东省全面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涉及60万人几辈人的“安居梦”。2018年,山东省审计厅组织实施了第一轮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审计调查,聚焦管理权限复杂导致协调难度大、部分项目推进不力甚至搁浅、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不到位、资金要素制约等问题“查病根、开药方”,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针对审计调查反映的问题,省政府专门制订整改落实分工方案,组织督查部门与审计机关开展联合督查、攻坚行动,有力破解疑难杂症、扫除“中阻梗”,为顺利推进项目、确保如期分房到户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2021年5月滩区迁建工程建设全面完成、10月外迁社区全部完成搬迁,60万滩区群众喜迁新居、开启崭新生活。为监督检查新居建得好不好、生活配套设施完不完善,2021年10月至12月,山东省审计厅又对滩区迁建工程开展第二轮审计调查,紧扣迁建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工程建设管理是否严格、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等方面,发现和反映了项目未经竣工验收即交付使用、未同步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迁建资金拨付不及时、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群众“身边的腐败”等问题82个,重点对违规设立“小金库”、虚列项目工程款、违规发放津补贴等37个金额类问题进行查处,严厉打击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问题,向省纪委监委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45件,涉及人员388人。
同时,该厅还着眼于“治病防病”、标本兼治,建议做好项目建设收尾工作、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加快项目配套设施进度、加强迁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专门召开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和审计建议落实,为后续工作有序开展定下“时间表”“路线图”。
按照省委部署,省滩区迁建办公室认真组织问题整改,采纳审计建议,按照“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原则,持续健全完善后续扶持工作责任体系,一方面督促有关市县对照问题清单,抓紧抓实工程收尾、配套服务、竣工验收等工作,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加强政策措施供给力度,会同省财政厅出台支持滩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推动迁建社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共建”,助推群众就业增收。
2022年,该厅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逐一核实不遗漏,推动建立完善了涵盖加强社区治理、强化后续扶持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制度措施20项,集中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让迁建工程成为“安全工程”“民心工程”“廉洁工程”,让“黄河滩”变成“幸福滩”。
筑牢黄河两岸绿色屏障
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对于山东来讲,由于多年粗放式管理,泰山生态区、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生态承载力频亮红灯,威胁着黄河下游乃至整个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是山东省生态治理修复最迫切的关键区域。
2017年,泰山区域入选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第二批试点,范围包括小清河生态区、泰山生态区和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为监督检查工程实施情况,2021年底,山东省审计厅对济南市、泰安市启动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专项审计调查,以财政资金为主线,以建设项目为依托,以生态效益为导向,为工程实施来一场全面“体检”。
本次审计重点对矿山修复、植树造林、水环境整治、采煤塌陷地治理等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反映和揭示了部分修复治理项目实际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造林项目、绿化工程因后续管护不到位而严重损坏或灭失,部分工程设施闲置或改变用途,难以发挥效益,个别项目以河道治理为名违规超采河砂等问题,以审计“利剑”护航工程有序实施。如,审计发现,泰安市一河道管理保护中心借工程为名,在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盗采河砂,获利1.36亿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在审计督促下,该项目被收回挪用、闲置等资金2.15亿元,被征缴河砂资源处置收入1.81亿元。
同时,本次审计还聚焦项目建设、资金运行,对项目报大建小严重“缩水”、配套设施推进滞后、虚报工程量套取专项资金、资金浪费等问题保持高压态势,有力震慑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和效益。如,审计横向对比发现,有4个同期实施的绿化项目中同种类、同规格苗木综合单价差异超过30%,反馈情况后,建设单位召集施工、审计、监理等单位研究整改措施,调减工程造价达1670余万元。
该厅还针对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加强综合研判分析,督促济南、泰安两地从系统性、规范性的角度,加强长效科学监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后续管护机制,将整改成效转化为治理成效,永葆泰山区域绿水青山。
如今,昔日的露天采坑和堆放废矿渣石的荒坡正一步步成为草地和林地,泰山区域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的“含金量”大幅提升,山美水更美正成为现实。
对泰山区域生态修复的系统性审计只是山东省审计厅助力重点区域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厅还相继对自然保护区、固体废物管理、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领域和事项加大监督力度,坚持问题导向,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消除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助力提升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屏障功能。
为纵深推进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前不久,山东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省审计厅出台《关于加强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计监督的实施意见》,聚焦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黄河入海口生态治理、重点行业污染源管控治理、沿黄生态保护带建设、尾矿矿山环境治理等区域、领域加强审计监督,为实现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让黄河水更好滋养齐鲁大地
山东是北方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水资源短缺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刚性约束。如何管好用好黄河水,是摆在山东面前的现实课题。
为破解水荒,山东在农业用水上打起“精打细算”牌,2020年部署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检查工程效益,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山东省审计厅组织开展全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情况专项审计,涉及济南、东营、德州等9市及19县(市、区)28个灌区,向大引大灌、大水漫灌现象说“不”。
本次审计紧盯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拨付不及时、未按合同约定付款、违规开设账户、违规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揭示;紧盯工程管理重点,加大对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及绩效的审计力度,反映和揭示招标投标不规范、违法转分包工程、工程结算不准、施工偷工减料、施工质量存在缺陷或隐患、建成设施未发挥应有效益等问题。为堵漏洞、除隐患,本次审计“对症下药”,加大督导力度,截至2022年4月底,力促有关市县拨付资金1.95亿元,收回超进度或多支付工程款1.34亿元,支付拖欠的工程款2.26亿元……
同时,本次审计还聚焦用水制度改革这一改革难点,重点关注了农业水价分类分档调整、农业初始水权制度、供用水计量管理责任履行等推进情况,发现用水制度改革在推进中出现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不够衔接甚至“打架”的现象。对此,审计机关一方面准确把握新情况新问题,以容错机制运用激励基层大胆探索创新,推动各地用市场的手段倒逼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另一方面,督促各地着眼实际建立健全用水节水治水制度体系,促进提高农业用水保障程度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本着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让有限的黄河水发挥最大效益,山东省审计厅2022年又组织开展全省水资源保护利用及资金情况专项审计,以河长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政策落实情况为主线,进一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促进资金合规高效使用。开展小清河复航工程审计,助力现代水网建设,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目前,山东省审计厅正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沿黄的4市、14县(市、区)开展省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统筹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沿黄生态保护审计,与省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同步联动,促进走深走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2/9/23/art_89369_103308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