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因时顺势、布局落子,充分发挥自身地缘优势,从自贸试验区,到“空中丝绸之路”,从跨境电商,到中欧班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河南省审计机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把推动中原在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监督服务保障“一带一路”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先后向省委和省政府提交相关审计报告22份,撰写审计要情和审计重要信息14篇,审计结果被省领导批示11次。特别是在推动全省国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企业在发挥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完善铁路、公路、航空网络,推动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与海港一体协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服务大局中勇挑重担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河南省审计厅把组织好、实施好“一带一路”建设审计作为重要工作任务,要求在对全省国有企业审计中,要持续关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投资情况以及取得的实效。
河南虽然身处内陆腹地,但始终把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战略持续推进。为弥补河南航空业的短板,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郑州新郑机场二期扩建项目。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81.71亿元,是河南省政府的重点工程,也是河南省“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战略构想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建设初期,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就向省政府报告,请求审计监督提前介入。2013年初,省审计厅接到任务后,选配精兵强将,会同企业内审部门开展机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关键节点,紧盯重要环节。事前通过审查招标文件,列席相关会议,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标程序的合法性和招标文件条款的合理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在招标控制价发布前对其合理合规性进行审计,杜绝清单单价偏离实际、招标控制价虚高等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工程成本;事中根据机场建设项目具有民航专业性强、工程复杂、设计变更多,同时与地铁、高铁交叉施工等特点,科学选择审计重点,聚焦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质量的控制情况,建设项目进度是否按计划完成,投资完成额是否真实、准确,对项目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签证和现场签证的真实性、合规性等关键环节;事后根据前期审计掌握情况,重点关注交付使用财产是否真实、完整,移交手续是否齐全、合规;有无工程量重复计算、相交叉标段施工内容重复计取、变更只报费用增加不报费用减少等提高造价的情况,守牢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的“最后一公里”。跟踪审计期间,共出具审计建议书82份,提出合理化建议180条,报送审计重要信息7份,建立了“审计发现问题—制定整改台账—及时移交当地—逐个整改销号”的“边审边改”工作模式,有效避免了问题扩大和风险蔓延。由于监督有力、管理到位,机场二期的项目实际总投资比概算节约27.82亿元,节约率15.31%。项目T2航站楼、综合交通换乘中心获得2016至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郑州国际机场综合楼获得2016至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在担当作为中破解难题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指出,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和产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这条“空中丝绸之路”,就是郑州—卢森堡的货运航线,它使“一带一路”建设覆盖的维度愈加广泛,为中原开放和崛起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同年7月,河南省审计厅在对河南航投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期间,了解到该公司系“空中丝绸之路”的发起单位,但由于大股东撤资,公司的运营资金出现严重困难,每年需承担巨额的贷款融资成本。厅党组在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后,高度重视,向省委和省政府提交了审计分析报告,并提出由省内优势企业和省财政资金入股的审计建议。省委和省政府主要领导收到省审计厅的分析报告后,非常重视,迅速作出重要批示,最终顺利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为“空中丝绸之路”实现快速发展按下了“快捷键”。截至目前,“空中丝绸之路”航线网络覆盖24个国家100多个城市,累计为郑州贡献货运量超90万吨,卢森堡货运航空世界综合排名从第9位跃升至第5位,为河南“买全球、卖全球”提供了便捷通道。
2022年上半年,省审计厅在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一家国有企业审计中,发现企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缺失,发展方向与航空港区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等定位要求存在较大偏差,项目投资和资本运作等业务随意性较大,房地产开发业务占比过高,造成了大量资金沉淀,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该厅提出了聚焦主责主业,加强资金管控,围绕大物流做文章,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审计建议,得到企业的认可。该企业根据审计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中长期战略规划,出台了资金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11项,破解了发展难题,理清了发展方向,增强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谋发展、促改革的信心和干劲。
在履职尽责中优化服务
2014年9月,河南省审计厅组织开展了郑州国际陆港建设项目专项审计调查,以更好地服务保障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审计发现,郑州国际陆港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保障不到位,一方面存在建设资金缺口8.42亿元,工程进展缓慢;另一方面由于对相关政策不熟悉,收到的财政资金长期闲置,部分已完工建成的项目未能发挥应有效益,影响了郑州国际陆港整体作用的发挥。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厅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国内国际便利化综合服务水平,创新数字信息运行模式,强化两端货源组织协调,推动物流运输与区域产业链、价值链紧密结合等意见建议。同时,主动与省发改部门沟通,协调将郑州国际陆港重大项目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积极与企业主管部门沟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企业对审计建议高度重视,先后组织到中欧班列沿线地区调研15次,出台了加强资金管理、加快数字信息建设、提高物流运输发展水平等文件6份。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河南省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突破6000列、货重近400万吨,班列重箱率、回程比例、综合运营能力等6项指标均保持全国前列。郑州成为中东部地区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但航运业长期不发达。为实现延续千年的通江达海梦想,河南着力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积极发展铁海联运、河海联运,提高通江达海能力,去年全省铁海联运量达11.2万标箱、河海联运量达2.7万标箱。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于2022年初酝酿成立本省港务集团,加速推进全省四级及以上航道和港口等资源统筹整合,破解航运业发展瓶颈。河南省审计厅积极为相关部门提供近年来涉及水利建设的审计资料,会同企业主管部门,为河南深度融入国家“四横四纵两网”水运发展新格局出谋划策,提出了新组建单位按行政区划推行扁平化管理,实行专业化、市场化、统一化运营的意见建议,被采纳后写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随着河南中豫港务集团正式揭牌,标志着河南在畅通水运通道、促进全省港航一体化发展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在审计创新中守牢风险底线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审计监督在防范和化解国有企业风险隐患方面的重要作用。2021年9月,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省审计厅设立地方国有企业审计局及有关派出机构,对省属国有企业开展过程化、穿透式日常审计监督,以及时揭示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促进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河南省审计厅派驻到“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开展日常审计监督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该厅在保证完成年度项目审计任务的同时,紧盯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通过规范常态化信息沟通和资料报送方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发现疑点,结合必要的现场核查等方式,重点关注并揭示被审计单位盲目决策、财务造假、掩盖风险、屡审屡犯等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尽快止损挽损。
河南机场集团根据日常审计监督提出的加强财务管理,促进货运业聚集发展的建议,先后修订、完善了《收入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往来款项管理办法》等财务规章制度10余项,积极引进DHL、中国邮政、东航物流、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了航空物流和上下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原文链接:http://sjt.henan.gov.cn/2022/10-08/26184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