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公里,是我的老家山东莱州和淄博之间的距离,也是母亲几乎每星期都要往返一次的距离。
我出生在莱州的一个小乡村,在父母的爱和呵护下长大。从上大学的济南,到第一份工作地的青岛,再到成为一名公务员后的单位驻地淄博,父母总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尊重着我的每一个选择,而我总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包容和理解。
在淄博稳定之后,我在这里结婚生子。孩子的出生,让本来无忧无虑的小家生活变得手足无措。我和丈夫的老家都不在淄博本地,照顾孩子成了我们的难题。最终,母亲为我们撑起了小家的一片天。从此,她开始了每周225公里的往返之旅。
每周六,母亲总是早起为我们做好早饭,然后坐公交车到淄博客运中心,再坐长途车到莱州车站,倒一班公交车回镇上。父亲也习惯了每周定时到镇上的站点接她回家,到家的时候往往已经下午两点了。有时碰上天气不好或者节假日,时间可能还要拖后。等到周一,她又要五点多开始忙活往回赶,不耽误下午接孩子放学。
225公里,母亲已经往返了5年。每次回来,她的包里总是塞得满满当当的。有在老家做的黄豆酱,自家花生榨出来的花生油,春天挖的野菜,舅妈家鸡下的绿皮鸡蛋,邻居二姐送的苹果,亲戚给的小米……甚至连老家大锅里蒸的馒头都会带过来,说柴火灶里蒸出来的格外香。
有一次,母亲说在潍坊让我去接她,我连忙赶过去,当看到两个鼓鼓囊囊大行李包的那一刻,我哭笑不得。原来,母亲没买上直达的车票,只能在潍坊倒车,结果拿的东西太多,实在倒腾不动了。
每每看她来回奔波,我就劝她和父亲在这里定居。她总说他们在老家待了一辈子,根都扎在那里了,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在老家,回去和他们聊聊天、跳跳舞,赶集串门,相互帮忙,日子过得格外有滋味。
这几年,我把母亲的辛苦操劳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感谢她一直以来的付出和支持,让我们能够在工作时全心全意,没有后顾之忧。同时,我也一直心怀愧疚,她毕竟已经年纪大了,却为我长年“漂泊”。她经常说:“你们小两口就别为我操心了,我现在身体还行,能跑得动。你们两个人就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干好,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从事房地产管理的,都是和咱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得好好干。周末你们两个实在忙的时候,我就下次回去,千万不能耽误你们的工作。”
令我们兴奋的是,这几年,母亲225公里的回家路在时间上的消耗越来越少:济青高速通车,高速用时缩短了半个小时;2022年8月,淄博快速路建成,交通用时更是大大缩短。这几年,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买了私家车,知道母亲经常来回,有经过淄博的,母亲会搭车过来……更让我们期待的是,莱州也要开通火车了,到时母亲往返就更方便了。
母亲往返225公里,是千千万万为子女默默付出的父母的一个缩影。它承载了父母对我们深沉无言的爱,也承载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3/6/7/art_89390_103509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