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变革的到来,对新时代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数据资源有限、审计技术手段不够先进、数据资源和各类信息共享不充分、组织模式创新力度不足等因素,导致审计全覆盖推进力度不够和审计监督效能偏低,上述不利因素亟待解决。为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独特作用,适应新修订的《审计法》,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应以大数据审计为切入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以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高效审计监督为突破,以数字赋能为手段,以数据流整合决策流、执行流、业务流,推动审计工作业务流程再造,从整体上推动审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对公权力的高效约束和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大数据对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审计全过程留痕
一是审计现场痕迹管理。如以金审三期审计作业云平台为依托,围绕审计实施方案、取证记录、工作底稿、延伸调查、资料留痕五个方面,实现审计方案的制定、修改、取证日期、取证人员、底稿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资料留痕。二是数据使用痕迹化管理。设计资料留痕机制,统一审核资料使用规范,如数据库数据操作、数据文件操作、系统平台登陆情况等,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有迹可循,确保资料安全。三是决策程序痕迹化管理。建立审计方案讨论会、审中碰头会、审计报告起草讨论会和审后总结会“四个会议”工作台账,要求对审计重点、延伸方向、审计发现问题的取舍、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确定过程和审计人员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记录,确保审计结论恰当合理。
(二)审计方式上全天候监督
传统审计模式通常采取现场调查、现场取证等,工作时间通常局限在工作日,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进行抽样调查,导致审计效率不高。数字化审计则可以突破时间的束缚,审计人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加精确的数据分析,甚至可以随着审计信息库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实现对单位数据的全天候在线审计、对单位数据的实时监控,对被审计单位相关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大幅节约了审计成本,打破了审计工作上时间限制,提高了审计效率。另外,数字化下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利用网络,随时获取被审计单位的各类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再通过各类数据的对比分析,相互验证,分析总结事件的真相,而不用全部到现场进行核实,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
(三)审计技术上多资源支撑
通过数字化手段,一是构建审计资源“一盘棋”的格局,建立审计人才库,包含审计骨干人员、各单位内审骨干人员、社会优秀审计人员等。如抽调符合要求的骨干力量,组成联合审计组,集中力量开展重要事项审计监督,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提高了审计疑点和线索精准性,确保审计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建立财政、民生、经责、教体等多主题数据库,建立“线上+”审计监督网络。“线上”,即通过构建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审计工作主责主业、干部群众关注焦点工作的数据分析模型,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分析模型、制度漏洞和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方位摸排,对各监督部门在运行过程中的疑点数据进行“线下”实地核实。同时与纪检监督、巡察等其他监督机构移送给审计机关的案件线索相结合,扩大监督覆盖面,切实发挥审计大监督体系的协同效果。三是创新技术手段,采取多种技术方法开展审计,利用神通、ORACLE 等数据库技术对各行业数据进行深层次结构化数据分析,利用 Python、OCR、ArcGIS 等图形数据库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等技术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使审计的精准度、广度得到增强,使各行业相互贯通,监管大格局得以形成。
二、大数据审计的基本要求
(一)内容贯通,实现数据资源协同联动
建立大数据审计模式,实现审计流程具体化、标准化。 一是为了使数据资源与内部要素之间能够有序地相互配合,对组织层级应有更深的认知,以实现共享目标,建立起一个上下联动的审计组织架构。二是审计资源应当协同联动。具体来说,需要统一数据标准格式,促进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各个基层审计单位的工作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此来优化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三是运用好技术手段。一方面审计技术是重要因素,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质量。所以在培养审计人员时,要加强审计技术的交流,共享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合理规划审计流程。首先要对审计项目进行整体分析,组建分析小组,集中分析处理数据信息,建立各行业分析模型,反复核实分析结果,主动反馈信息,深挖蛛丝马迹,确保信息内容准确无误。
(二)形式对接,实现数据资源规范采集
大数据具有远程、共享、共用等优点,在当前环境下,大数据审计可作为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应对审计操作难点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积极探索整合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格局,从数据采集、各团队协同、作业模式等方面人手。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与大数据局和有关部门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前期已实现财政数据定期采集的基础上,建立联网采集常态化机制。另一方面做好分散收集、归口管理工作,在做好数据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数据收集任务清单,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分类、统一编号、统一入库,由电子数据科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建立分行业、分地区、分层级的审核数据目录体系。
(三)信息共享,实现项目联动问题共享
一是计划制定共享。定期召开联动专项小组会议,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共商联动监督项目计划。按照先巡后审、先审后巡、巡审同步3种联动模式,由审计局向巡察组介绍被巡察单位部门审计和整改情况,提出重点关注问题和建议,巡察组则针对突出问题开展“点穴式”巡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研判、推进、解决,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重点区域开展联合督查。二是问题线索共享,对往年被巡视单位出现的审计问题,审计部门根据巡视需要,定期向纪检监察机关提供审计报告,及时通报情况,迅速锁定审计方向。建立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汇总分析机制。三是风险预警共享。成立风险提示单编制小组,抽调业务部门审计人员。针对不同部门、国有企业、乡镇机关的不同特点,结合以往的审计发现问题分类梳理,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归纳常见风险点,总结问题表现形式和预防措施。编写组主动对接纪检、组织部、人大等部门,广泛收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补充出台的政策条文。不仅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开展审计评价提供评判依据,同时为被审计单位自查自纠、防范制度漏洞提供参考。在准备阶段,编写的《风险提示表》共享给各单位内审科,让被审计单位自查自纠。在审计实施阶段,通过大数据筛查、查阅账簿、现场调查等方式,全面收集审计证据。在报告阶段,对于重点问题、重要程序进行多级复核,严把质量关。
三、大数据审计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定
在审计系统平台的开发时,统筹现有的平台和系统,建立应用开发“一本账”,实施应用开发清单式管理,避免低水平重复,把主要资源用于开发新应用。多跨应用开发主要运用顶层设计、增量开发、迭代升级的系统方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从宏观层面进行谋篇布局,编制形成应用开发总体方案,特别是要运用工程性的思路和方法,绘制好应用构架图,创新信息共享制度,通畅数据网络,做好共享架构,实现数据资源、分析技术等共享。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强化对审计监督信息的甄别、分析和研判,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拓宽信息共享的内容和范围。二是持续迭代升级,根据应用反馈信息,建立日常沟通制度、工作协同制度,总结经验,紧扣新情况新问题,经常性开展需求分析、功能测试,把每一次迭代的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逐渐逼近所期望的目标和结果。要开发高效的的应用场景。三是建立结果运用、成果共享制度,加强结果运用,提高融合贯通的实效,进一步健全成果融通机制,将审计、巡查等结果报告作为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参考。如,审计机关根据巡察建议组织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专项整治、发现问题等,巡察办向审计机关通报被审计单位巡察情况。
(二)加强规范化建设,夯实资料基础
一是综合运用数字化认知、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等全领域各方面进行数字赋能、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是加快推进审计监督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一是规范化。大数据审计本质上是运用数字化的理性思维和先进技术,科学监督各类公权力运行的边界和逻辑,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二是智能化。这是大数据审计的重要依托,即将数字技术深度嵌入到审计监督中,通过数据挖掘、诉求表达、社会风险监测等各个环节,并根据数字化逻辑、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审计监督流程、提高审计监督效能。三是系统化。这是数字化审计监督的鲜明特征。区别于传统的随机抽样、现场核查的监督模式,数字化审计的建设更加强调系统化的全面重塑,坚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统筹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赋能审计监督的核心业务场景,推动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构建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审计监督体系。
(三)整合数据资源,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建立审计与各类监督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共享机制可以实现各类监督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共享,及时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二是加强信息联动。不断建立健全审计与各类监督间的的信息沟通、意见征求和会商机制,打通信息壁垒、畅通信息渠道、促进信息沟通交流、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加强对重要事项的日常联络和会商,尤其是在重点谋划、发现问题通报等方面加强信息互换、凝聚监督共识,既实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监督等问题,又实现对重点部门、重点工作、重点领域等的联动监督、协同监督。三是创新审计监督技术。要运用多维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开展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的数据分析,提高数据深度分析能力,以风险为导向,以绩效管理为理念,逐步建立数据分析方法体系。并在创新审核方式的同时,将成熟的行业分析编写数据分析,逐步建立数据分析方法体系。尝试加大对全局性、倾向性问题的监督力度,重点揭示宏观性、全局性问题,提出指导性、可行性的审计建议,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战略分析技术、风险分析技术等。在诊断把脉、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能作用。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3/9/13/art_89388_103607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