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审计法治网!

审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研究 > 正文

【工作研究】浅谈如何写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发布时间:2023-10-14     来源: 山东省审计厅     作者:佚名    

  审计报告是审计项目最重要的“产品”,是审计质量高低的反映,是审计工作价值的体现,既凝练结果,又反映过程,因此,一份高质量审计报告需要有上乘功夫和过硬本领。本文以基层审计机关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为例,梳理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浅谈写好审计报告的“六个度”。

  一、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整体模板化。基层审计机关在撰写审计报告时,有时在格式、内容上过于模板化,通常直接采用上级报告模板,与本地实际、地域特色和领导特点契合度不高,与经济责任内容统筹度不高,导致通篇审计报告重点问题不突出,造成发现问题浮于表面等现象。

  (二)问题流水化。有的审计报告只是对问题进行流水账式的罗列,未根据重要性等标准进行梳理归类,一份审计报告少则几个问题,多则几十个问题,有时只是简单堆砌,内容杂乱,造成条理不清楚,重点不突出。

  (三)定性表象化。有的用某种现象代替对问题的定性,没有把问题实质揭示出来,问题根源含糊其辞,说不到点上。比如,“某设备未计入固定资产”的表述,用表象代替定性,应该抓住“固定资产管理”这一根本问题进行定性。

  (四)建议广泛化。有的审计建议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任何部门都能提出,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体现被审计部门独特性。比如,常见的审计建议有“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完善内部制度”等大而空的建议,缺乏具体的应对措施。

  (五)表述复杂化。有的报告审计专业术语过多,造成审计报告晦涩难懂,可读性不强。有的在进行问题表述时,因果关系不清晰,或本末倒置,甚至无因果关系,却用“导致、造成”等不恰当词汇;有的审计报告语言不够简洁、拖泥带水、前后重复甚至前后矛盾,使报告冗长复杂。

  二、写好审计报告要掌握“六个度”

  (一)站位要有政治高度。站好位的前提是弄清楚审计报告的作用和价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对推动被审计对象规范行为、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促进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对组织部门管理领导干部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从规范的视角,发展的高度出发,彰显贯彻落实、服务发展、选人用人的政治高度。要从“国之大者”角度出发,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写进去;从本地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出发,把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写进去。要从审计报告中同步精炼出结果报告,及时报送组织部门和审计委员会成员,从选人用人角度出发,为党委政府和组织部门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提供重要参考。

  (二)整体要有结构精度。《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明确:“审计报告一般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总体评价、主要业绩、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责任认定、审计建议等内容。”通篇既有总体评价又有分项评估,既见问题又提对策。因此,审计报告的整体要有结构精度,层次要有梯度,不能直接堆积资料,更不能任意罗列问题。比如,在结构上,要精心设计好撰写提纲,可以采用“总分式”结构分清段落、突出层次,让整体行文一目了然。特别是在撰写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责任认定部分,可采用“递进式”,各类问题的呈现要有轻重缓急,处理好突出问题与一般问题,普遍现象和个别现象的先后顺序。

  (三)评价要有范围尺度。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区别于其他类型审计的重要特征,要坚持审计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紧紧围绕确定和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事项进行评价,没有审计的内容不要评价,不能超出审计的职权范围。比如,在对基层某部门领导干部进行审计时,确定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以及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情况,重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执行及效果情况,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等7个方面的重点审计内容,审计评价也以此为基础。同时,审计评价要依据重要性原则进行,选取的评价事项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体现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经济特点,对一般性问题进行简评或者不予评价。

  (四)问题要有错误深度。问题认定是审计报告的灵魂,是审计处理处罚的基础。因此,“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责任认定”部分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核心,既要有条理,更要有依据,既要有定量分析,也要有定性分析,才能让被审计对象口服心服。比如,该部分下的各问题小标题,不宜用“不到位”“不够到位”“不规范”“不够规范”等无实质区别、不疼不痒的标题,而是采用“性质+数量金额”式写实表述,体现出问题的严重程度。同时,对问题的认定要从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角度进行考证,表述清楚因与果、是与非、主与次等信息,准确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等,避免带有主观色彩和个人好恶成分。

  (五)建议要有内容厚度。审计不光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落脚点体现在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部分。该部分作为反映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围绕存在问题提出有利于被审计对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履职能力、促进廉政建设、改进领导决策的意见或建议。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将“遵守财经纪律”“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强学习培训”等作为审计建议提出,这样的审计建议过于原则化、笼统化,内容不具体,被审计对象无法落实。因此,审计建议必须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建设性,要着力从宏观层面、全局范围和创新角度思考和研究问题,让被审计对象执行起来有据可依,或者有参照样本,进而实现审计建议价值。

  (六)陈述要有语言亮度。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应认真斟酌、反复推敲,把握好语言分寸,用最少的文字、最短的篇幅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回答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比如,在总体评价和主要业绩部分,要突破千篇一律和千人一面的表述,该肯定的肯定,多用能反映被审计对象个性特点的语言,切忌华丽的修饰,使审计报告鲜明生动而不落俗套,达到精准“画像”的效果。在主要问题和责任认定部分,要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既要表述精准、判断正确、合乎逻辑,又要言简意赅、用词准确、意尽言止,避免数字连串、词语含糊、专业壁垒等问题,让人越看越糊涂。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3/10/10/art_89388_103625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