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审计法治网!

审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研究 > 正文

【工作研究】浅析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定位与职责

发布时间:2023-12-09     来源: 山东省审计厅     作者:佚名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审计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审计如何定位、如何聚焦主责主业、如何与其他监督相互衔接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国家审计的定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审计监督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求“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赋予了审计机关维护经济秩序、推动改革、推进法治、促进廉政等重要职责,明确了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审计实际,只有积极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一)新时代国家审计新目标之一——深化改革,做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勇于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永葆青春和先进性的强大支撑。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角度看,审计利剑高悬,对加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革命、自我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审计工作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审计机关应该牢固树立和坚持系统观念,敢于刀刃向内,持续关注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增强审计震慑效应。审计人员不仅要做问题查证的高手,更要做推进深化改革的专家,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持续关注影响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新时代国家审计新目标之二——深耕全覆盖,形成审计工作“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各级审计机关应完善上下联动机制,优化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一方面,国家审计要在一定的周期内,不设审计禁区,对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相关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审计全覆盖。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要明晰权力和责任边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格依法行权履责,对宪法、审计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部署要求的职责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责任做到“面面俱到”“囊括无遗”,审计工作才能通过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

  (三)新时代国家审计新目标之三——共建反腐闭环,打造政治监督“聚能环”。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其中之一,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公正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对规范权力运行、反腐倡廉具有特别深层次的意义。审计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工作要求,构建反腐治理新格局。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国资等部门的贯通协作,加大案件线索移送力度,认真分析研究经济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和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反腐有成效,切实维护反腐败政策的权威性。

  二、新时代国家审计的职责

  各级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新时期下审计职责,融入时代大势,充分发挥督促落实、监督保障和反腐败“利剑”作用,积极探索推进审计事业发展之路,书写新时代审计事业新答卷。

  (一)坚持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定位不动摇,加强审计“战斗力”。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必须把牢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定盘星”,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工作要求,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就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审计机关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坚持以党的最新政策理论为指导,立足“国之大者”,聚焦改革发展,深入领会国家大政方针所蕴含的战略考虑和实践要求,从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治理的角度,及时更新审计理念,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政治性、前瞻性和大局性,保证审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

  (二)确保审计监督职责有效履行,提升审计“驱动力”。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优化和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审计资源和项目,在公务支出公款消费、涉农资金、社保基金、政府投资等领域加大审计力度,坚决查处重大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助力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增强审计震慑力和公信度。

  (三)建立有效审计联动机制,创建审计“耦合力”。充分利用各级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优势,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干部监督、巡视巡察、公安司法等方面的协同配合,确保重大审计项目高效实施。强化“纪审联动”“巡审联动”作用发挥,推动审计成果有效运用,逐步形成密切配合、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协同监督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监督合力。

  (四)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助推审计“创新力”。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审计效率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科学技术迭代迅速,各种信息数据暴增,审计监督、跟踪问责的难度日益增大。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数据关联性分析,拓宽大数据审计运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各级审计机关要将审计数字化改革作为推动审计现代化的新途径、塑造审计组织变革的新载体,及时跟进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新动态,不断增强数字化对审计任务、核心业务的支撑作用,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提升改革质效。

  (五)聚焦中心重点工作,扩大审计“影响力”。新形势下,审计要提升影响力,需要审计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及时调整和创新审计理念,将审计事业置身于优化国家治理的范畴之中。在审计项目立项时,要立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全面考量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打破就审计论审计的传统思维,把服务大局、防范风险、促进公平等作为提升审计影响力的“风向标”。跟进政策执行、资金安全、转型发展、绩效评价、民生保障、责任落实等6个重点方面,提高审计监督实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六)推动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提升审计“驱动力”。侯凯审计长在2021年审计系统集中讲话中强调,审计机关要坚决做实“研究型审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担负起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审计事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关键是打造出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高水平审计队伍。审计人员要坚持研究先行,积极探索审计业务学习新模式,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审计项目各个环节,准确把握审计方向、目标、路径、规律,深入研究审计对象所在行业的决策部署,跟踪资金流向至底层末梢,切实审深审透。努力提升能查、能写、能讲三方面能力,建强审计干部队伍专业胜任能力。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持续涵养审计正气清风,自觉维护审计权威形象。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3/12/7/art_89388_103660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