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审计法治网!

审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论文 > 正文

从审计角度谈如何让“暖心食堂”真正暖心

发布时间:2023-12-23     来源: 山东省审计厅     作者:佚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许多地区涌现“暖心食堂”,为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一顿热乎饭,暖胃更暖心,发扬了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小食堂,大民生,“暖心食堂”不仅让有需要的老年人吃上丰富营养的饭菜,更提升了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然而,审计中发现,有的地方的“暖心食堂”还存在许多问题,并不暖心。

  一、存在的问题

  (一)建而未用。一是选址不合理。有的乡镇社区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或是新建设场所设置“暖心食堂”,或是依托现有的活动场所来兼顾“暖心食堂”的功能。但是有的“暖心食堂”在选址上,忽略了较多数老年人出行不方面的因素,距离老年人聚集的常住地较远,老年人要想去食堂享受美味的饭菜,费时又费力。二是人员不充足。“暖心食堂”离不开志愿者、服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统筹运作。乡镇社区工作人员较少,村庄志愿者亦是寥寥几个,多数“暖心食堂”的助餐人员都是兼职,本职工作繁多,精力达不到,食堂的质量和卫生无法得到保障,影响老人用餐体验。

  (二)用而不暖。一是配套设施不完善。有的“暖心食堂”建设场地较小,无法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便利通道,供暖不达标,洗漱间温水供应不足,以至于有些老人来到“暖心食堂”进不去坐不下暖不了,为老人提供用餐方便的同时也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二是菜式单一营养不丰富。为了控制食堂的食材成本,节约时间,有的“暖心食堂”以大锅菜为主,做法粗犷、口味单一、营养不足,每天的菜单基本没有变化,无法满足不同老人的口味与营养需求,也无法照顾到部分老人特殊的用餐禁忌。

  (三)暖而不久。资金保障是“暖心食堂”持续发展的前提,志愿者的广泛积极参与则是“暖心食堂”长久运行的有力保障。“暖心食堂”的公益性决定了其持续运行的困难性。有的乡镇“暖心食堂”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建设后,仅使用过一次;有的食堂建设之后只运行几次,条件好一些的每周固定一天开放,并不能在根本上持续性的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志愿服务者数量不足,“暖心食堂”运行不起来。

  二、解决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因村施策,规范建设标准。根据不同乡镇社区人口构成、经济状况、产业结构,以及老年人对“暖心食堂”的使用热情、承受能力、用餐意愿,鼓励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对于经济条件好的乡镇社区,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其建设标准性、示范性、引领性的“暖心食堂”,起到标杆作用;对于经济条件一般和基础薄弱的乡镇社区,可以探索整合场所建设、人力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区域联合体等场所,建设以志愿者送餐为主的“暖心食堂”。

  (二)统一采购,层层把关,规范食材标准。为了让老年人真正享受到“暖心食堂”的温暖,吃的放心、安心、省心,在食材选择上要用心、细心、耐心,对菜品调料要进行定点采购,高标准严要求,确保食材的安全。厨师也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烹饪方式低盐少油,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既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也能兼顾少数人的要求,烹饪过程要规范穿戴工作服、佩戴口罩、帽子等,确保饭菜的卫生安全。

  (三)筹集资金,多方监督,规范资金使用。依托乡镇村民募捐、社会能人资助成立新风公益基金,筹集爱心企业赞助运行费用,制定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将“暖心食堂”运行费用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定期将费用清单进行公示,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确保资金用的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保障“暖心食堂”的长效运行。

  (四)长效服务,持续温暖,规范志愿服务。一是将志愿服务与好人评选挂钩,定期评选“暖心食堂”优秀志愿者,并依托新风公益基金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推动参与志愿服务成为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营造浓厚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二是成立志愿服务队,走访村中老人,让大家知晓并走入“暖心食堂”,并记录不同老人的个性需求。志愿队轮流做饭、助餐,定期值班,并根据老人实际需求提供送餐服务,使用密闭的送餐盒,确保送到老人手中的饭菜热乎且完整,结对送餐和轮流送餐相结合,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推动健康养老服务多元化、长效化。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3/12/18/art_89387_103656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