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本文就如何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行了探讨。
一、大数据审计的重要性
(一)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与人工审计相比,大数据审计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大数据审计在缩短审计周期、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快速处理海量复杂的数据,帮助内审人员更快地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这将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同时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发现传统审计方式难以觉察的问题和风险,为单位提高审计质量、提供更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做出了贡献,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审计技术。
(二)促进内部控制建设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可以被较好的应用到企业等组织的运营管理之中,同样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内部审计主要通过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和监督而发现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内审人员全面地了解单位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状况,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
(三)适应信息化建设需求
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日益成熟,单位的业务数据逐渐实现了电子化,原有的内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工作的需求,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应该着眼于审计信息化,通过运用大数据审计、人工智能审计等技术方法,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向信息化要效率,向信息化要成果,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大数据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质量问题
大数据审计对数据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料来源广泛,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对大数据审计的发展有着较高的制约,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是内审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另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科室和系统中,如何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打破数据孤岛,也是内部审计亟需解决的难点。
(二)技术人员缺乏
在过去,内部审计人员只要掌握扎实的审计相关的技术和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就能够较好的完成审计工作,但是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对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对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也更高,内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适应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的新技术和方法。
(三)信息安全风险
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安全存在较大隐患,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这意味着所涉猎的数据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大,必然伴随巨大的信息风险。原有的内部审计的安全预警机制可能已无法适应大数据内部审计体系,这无疑增加了数据安全的成本。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性,防止资料外泄,避免信息被篡改等风险,是下一步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
三、大数据审计的应对之策
(一)提高数据质量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环节的质量要求和责任分工。同时加大对数据质量的监测和考核力度,做到数据真实完整、准确无误,为开展大数据审计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另外要善于促进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把一个个数据孤岛跨科室、跨系统地打破,通过建立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等方式,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分析,为内部审计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培养大数据审计人才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内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其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实践项目等多种方式,促进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内审人员还应积极探索大数据环境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发适合本单位的大数据审计工具和模型,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三)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的安全防护,通过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评比等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同时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要加强与单位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了解单位内部业务流程和风险状况,充分利用业务数据进行审计分析,合力推进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促进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4/1/18/art_89388_103680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