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间已是腊月二十,春节将近,行走在老家的年集上,一个个形态各异,玲珑有趣的小灯笼挂在市集上售卖,这让我的思绪飘回了童年……
北方的冬天,地冻得梆梆硬,风如针扎脸。我早早就期盼着放寒假,一放假父母就会把我送到老家的爷爷奶奶家,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缠着奶奶为我糊一个漂亮的小灯笼,儿时没有市场,过年孩子们挑的灯笼都是大人糊的。
奶奶的老家有许多糊灯笼的手艺人,她因此也有一手糊灯笼的技艺。晚饭后,奶奶把一个黑色小炕桌搬出来,调出一大碗浆糊,我兴奋得手舞足蹈,我知道终于要开始做灯笼了。奶奶先是从房梁上取下专为糊灯笼留下的一些高粱秆,高粱秆要选粗细均匀、颜色鲜亮的,太细或太粗的都被奶奶拿去烧大柴火灶了。
那时糊的灯笼一般是长方灯,要先用高粱秆制作出灯笼架子来。只见奶奶用一柄细长的小刀裁切出八根长短相同的高粱杆儿,分别绑成两个正方形,再选出四根稍微长一些的高粱秆,用细线绳固定在两个长方形的角上,做成长方体,一个灯笼的架子就出来了。这一步看起来简单,操作起来确是最考验手艺的。如果有高粱秆的长度不一样,或者绑不结实,糊出的灯笼就歪歪扭扭,不齐整,这样的灯笼挑出去可是要输给村里其他孩子的。
下一步就是给灯笼架子糊上周围的纸。奶奶又从立柜底下取出了一些宝贝,原来是一些精致的木头模子和颜料,我偷偷拿起一块小模子端详,上面刻的是一个胖娃娃骑在大鱼身上,憨态可掬,十分生动,奶奶说这叫“连年有余”,数十种模子中还有刻着荷花、兰草、门神、摇钱树的,直让人把眼睛都看花了呢。接下来奶奶把兑好的颜料用一支细毛笔小心地刷到模子上面,再分别拓印到白纸上,用浆糊小心地糊到灯笼架子上,一个精巧的小灯笼就即将完成了。
做灯笼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上底,灯笼的底是活的,可以随意抽出来。奶奶将提前割好的一块小木板固定好,木板正中心插上一枚尖朝上的钉子,对角线用两根铁丝相连,在灯笼的上口扭一个弯,再缠上当把手的小木棍,再插上一根漂亮的红蜡烛,这小灯笼就齐活了。
在过年前几天的晚上,穿上暖和的棉袄,我提着已经点上蜡烛的小灯笼,自豪地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和小伙伴们互相比比谁的灯笼更好看,大家兴奋地跳着,笑着……要是有谁一不小心,晃动的蜡烛点着了灯笼,回家是免不了要挨大人一顿骂的。
如今看到街头上挂着的红灯笼,那红红的灯笼照到心坎,暖在心头。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灯笼暖暖的光晕映照在脚下的白雪上,雪地吱吱作声,光影左右摇晃。雪花纷扬,冷风簌簌,我们的笑语在街边飘荡,远处的鞭炮传来声声钝响……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4/2/7/art_89390_103689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