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基层治理中,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各类问题、矛盾交织和凸显,需要善用众力众智,以“共建 共治 共享”思维求解,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
画好基层“共建”同心圆。基层治理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还要依靠社会各方主体广泛参与。首先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发挥总览全局、掌舵领航作用,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和政治保障。其次,明确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职责,紧盯改革发展之势,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善营商环境,推进机构、职能、程序法治化,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要通过党政主导,促进多元化主体融通,推动政企、村社、政社联合互动,促进拓展公共参与基层治理制度化渠道,为社会治理孵化创新发展平台,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高校、公众等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丰富多样化、多层次参与基层治理形式,打造齐抓共管、良性循环的多元共同体。
画好基层“共治”同心圆。实现共治,必须要锻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政治属性,打造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治号召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全面过硬。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整合机构职能,提升工作效率,畅通办事服务渠道,推动实现政府与市场协同互动。要坚持好、借鉴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通过居民、村民自治,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通盘考虑各种因素,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预警能力。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加强顶层设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群众依法维权、依法办事能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不断促进基层发展数字化治理,探索全领域、全方位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新模式,将治理触角延伸、做细。
画好基层“共享”同心圆。推进基层社会繁荣稳定,要让全民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展是共享的条件,共享是发展的目的,要推进共享与发展协同,一方面汇集众力共同奋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着眼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推动精神富有和生态富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将共同富裕蛋糕做大,探索拓宽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的有效路径,着力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扎实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人民群众是否“共享”成果作为改革决策的衡量标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4/5/8/art_89387_103747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