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占亭\口述 李凯\文字整理 来自中国审计报
村台是黄河滩区村庄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为抵挡洪灾,滩区群众由农田取土垫成高台建造房屋、开展生产生活。位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的平安新居村台就是其一。
不知不觉间,我来到这里已有5个月时光。环境从陌生变得熟悉,村民从生疏变得亲切,驻村工作也从开始的杂乱无序逐步走向了正轨,当初的压力如今全部转化成工作的动力。
从黄河大堤环顾四周,农人的忙碌、游人的风筝、黄河水的泥沙、滩涂地的庄稼,相互交织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人间画卷。在这画卷的背后,是滩区人民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美好生活而进行的奋斗。
1/做好“滩区特色”文章
新年伊始,全市选派驻村干部。得知消息后,我在征得妻子同意后第一时间报了名。
帮扶村是东明县两个偏远的村庄,属于黄河滩区,远离乡镇驻地,交通极为不便。我要去的平安新居村台距离市里80多公里,驱车要2个多小时。
驻村工作队被统一安排在乡政府驻地的一处庭院里。3个人分得一间瓦房,冬天没有暖气,需要生炉子取暖。住处与平安新居村台还有13公里的距离,每天需要开车往返。
其实,我从军20年,刚转业到家乡与妻子团聚。不仅女儿需要接送上学,还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报名。但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我在部队学到的就是“冲在前、干在先”。开展驻村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面对这样的机会,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勇担重任。
来到平安新居的前几天,我时常沿着村子里的柏油路走上几圈。村台的静谧、村民的淳朴让我顿感远离城市喧嚣的惬意、田园生活的洒脱。但短暂放松之后,我感受更多的是压力。如何开展好驻村工作,这个重任一直压在我的心头。
滩区居民世代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思想相对封闭。如何引导村民根据当地实际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滩区乡村振兴的关键。
经历过多年的军旅生活,遇到再艰巨的任务我也从来没有犯过难。为尽快掌握村里的基数和底数,我挨家挨户敲门入户,对村台上的4个自然村进行摸排走访。在掌握村民基数和底数的基础上,坚定了产业振兴的决心。
通过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我决心做好“滩区特色”文章:依托滩区天然资源,引导更多居民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促进形成规模优势;紧抓旧村复耕机遇,协助解决土地流转矛盾,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淤土红花种植面积。上述产业绿色环保,具有因地制宜的优势,能够让农民从中增收致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2/夯实基础设施
村台东头有一条通往庄稼地的公路,是村民下地干活的必经之道,名叫生产路,寓意农业生产之路。连接生产路和村台之间的路是一条土路,村台的车辆要经过这段连接路才到达生产路。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时,来往的农机车辆很多,连接路路面被压得坑坑洼洼。特别是农忙时节,每逢下雨路面就变得泥泞不堪,车子随时可能陷入泥潭,出现打滑现象。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村民更是苦不堪言。
生产路东西走向,正好穿过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渠,这是村子重要的灌溉水源。当年修建生产路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没有修建桥梁,而是采取在路基下面铺设水泥管的方式保持水渠畅通。然而,经历了多年水患,水泥管出现坍塌淤堵,严重影响了水渠村民的农业灌溉。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尤其上述情况对平安新居的后续发展影响深远。我从村民口中得知情况后,立马着手设计解决方案。计划将连接路改造为水泥路,并在生产路新建一座桥,解决出行和农业灌溉问题。
在工作休息之时,我把单位工程造价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来,通过实地丈量和初步规划,计算出修路和架桥的工程量和详细概算。加上之前已经设计好的村台路灯安装方案,一同形成书面材料。
带着材料回到市审计局,我向局党组做了详细汇报。我的汇报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通过与有关单位积极协调,很快30万元的专项经费就划拨到位。
如今,村支部联系的道路施工单位已经开始平整路面,桥梁的施工图正在设计。我和村民一同挑选的路灯也很快就会运抵村台。等这些工程全部完工以后,新村台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焕然一新。(作者单位 山东省菏泽市审计局)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3/7/14/art_89372_103545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