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审计法治网!

审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内部审计 > 正文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提升内部审计质效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4-11-04     来源: 贵州省审计厅     作者:佚名    

  

      进入新发展阶段,审计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当前的形势和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促进企业落实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国有资产监管各项政策制度,服务企业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高质量内审监督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内审质效的必要性

  

  适应新形势要求。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深化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指出,要围绕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中央企业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审计领导和管理体制机制,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深化企业改革,服务企业发展战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助力中央企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和做强做优做大。这就需要内部审计必须把问题查准、查深、查透,提高监督质效,以有力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内部审计不能以老眼光、老方法对老问题进行衡量,而是要立足当下,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以问题为导向,对审计对象、审计环境以及审计项目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自我革新的内在需要。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备的过程。新时期,内部审计必须把握时机,紧跟时代要求,为满足自身成长的需求谋创新求发展。提高政治站位,在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上持续发力。加快科技强审,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利用大数据审计、远程审计等多种方式提升审计效率,提高精准度。

  

  制约内审质效提升的瓶颈

  

  审计思维转型仍有局限。在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内审人员仍然存在思维定式、路径依赖、自我局限,不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问题的端倪,只揭示表面现象,不分析背后原因。

  

  审计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如在建立总审计师制度,设置总审计师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企业层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等。

  

  审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程度不足。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迫切需要内部审计加快数智转型升级。内审业务标准化、规范化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作业线上操作。同时,海量数据资源共享共用不够,审计模型建立与使用不足,审计数智化转型的广度和力度仍待加强。

  

  审计整改实效有待加强。目前,有些企业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机制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审计发现问题推送机制落实力度不够,主责部门推动本专业领域同类问题整改的管理责任未完全落地,通过审计成果应用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实现增值还未做到位。

  

  对策与建议

  

  聚焦“讲政治”,把准方向保目标。突出政治引领,要坚持从政治角度看待经济问题,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突出顶层谋划,围绕履行好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谋划审计项目;突出主责主业,围绕核心事业开展审计项目;突出风险导向,通过做深做实审前调查,评估被审计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经营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思路,找准审计重点,为项目高效高质开展奠定基础。

  

  聚焦“强管控”,优化流程保质量。强化全过程跟踪管控,确保政治要求和工作要求贯穿审计各环节。健全标准化流程,依照审计业务质量管理办法,实行项目标准化管理,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确保审计项目按程序实施。制定审计项目质量评分细则,根据评价要素、评价要点,严格对每个审计项目打分,并与内审人员绩效相挂钩,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改善工作质量。加强审计过程规范化管控,将质量把关关口前移,通过“日核底稿、周核取证单、专题核重大事项”三项机制,充分了解工作进展,及时督办审计进度,认真把控审计质量,确保发现重大事项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聚焦“大数据”,运用系统保效率。推进内审工作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信息系统对审计全过程质量管控,与财务、采购、合同等重要经营领域的数据连通,做到审计过程透明化、质量标准化、数据结构化、成果可视化。通过充分运用好大数据审计技术,坚持数据先行,按照“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思路,采集被审计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投融资、会计核算等信息数据,利用审计分析平台开展跨领域数据关联比对分析,精准确定审计重点和疑点,进行分散核查取证,提升现场审计效率。

  

  聚焦“出成效”,强化研究保价值。深入剖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推动长效解决问题。提前研判目标,加大项目研究,对准备实施的项目反复论证推敲,形成审计目标、工作切入点、分阶段任务、预期成果等要素完备的审计方案。结合被审计单位业务特点,精心设计实施过程,细化具体实施方案,在吃透工作意图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式”“自助式”“研究型”多种方式创建审计模型开展现场审计。加强归纳总结,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深加工”“精加工”,通过取舍、归纳、提炼,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确保审计结论客观公允。

  

  聚焦“严整改”,动真碰硬保实效。健全整改机制,围绕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促进审计结果转化利用,从审计整改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报告机制、跟踪检查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规范整改流程,细化整改标准,夯实整改责任,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考核问责,严肃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对问题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的责任人,按规定追责问责,并将审计整改完成率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强化约束管理。深化系统治理,把审计整改与防风险、促改革、优体系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各类专项治理相结合,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单位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原文链接:http://sjt.guizhou.gov.cn/nbsj/202409/t20240920_857364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