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审计法治网!

审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要闻 > 正文

山东省审计厅新闻发言人就山东省2021年度审计整改工作情况答记者提问

发布时间:2022-12-24     来源: 山东省审计厅     作者:佚名    

  关于山东省2021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工作情况,我们陆续收到一些媒体记者的关注问题,现回答如下:

  1、大众日报记者张文婷:我注意到,审计推动省财政在落实政府过“紧日子”上发挥了作用。请问,审计机关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答: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全省审计机关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加大对公共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力度,注重反映和揭示超标准支出、损失浪费、资金闲置等问题,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压舱石”作用。

  一是盘活存量资金,释放“源头活水”。今年的审计中,我们聚焦财政资源统筹这个重点,高度关注存量资金盘活情况,揭示了财政资源统筹机制不完善、部分财政收入未及时纳入预算管理、部分财政资金未盘活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核查和清理收回机制、压缩资金分配自由裁量空间等建议。对这些问题,省财政认真组织整改,并将一条条建议转化为一条条举措。如,省财政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征缴机制,推动相关部门单位通过收回、清退、补办手续等方式盘活闲置房产8317平方米,收回房租和投资收益1466.88万元。加大非财政拨款结余统筹使用力度,开展财政存量资金集中清理。

  二是严格预算约束,堵住“跑冒滴漏”。今年,我们持续关注零基预算管理不到位、一般性支出未有效压减以及预算支出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从整改情况看,省财政强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46项支出标准体系,以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指导部门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等形势变化编制2023年预算,合理确定支出规模和保障重点。实行预算执行和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连续两年预算执行较慢的项目按比例压减预算规模,按照“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原则,严控预算追加,定期通报执行进度,及时收回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资金。对一般性支出压减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健全完善严控一般性支出政策措施,继续压减日常公用经费规模,2023年省级预算将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压减20%以上。

  三是坚持绩效导向,强化追踪问效。今年,我们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盯紧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全链条,及时指出了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资金分配不科学不均衡、拨付进度慢、结存或闲置等问题,相关市县和部门单位加强项目论证、优化分配方式、调整支出结构,开展项目投资效益评价,及时整改审计发现问题。截至目前,208个预算内投资项目拨付滞留闲置资金21.17亿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专项资金已拨付使用结存、滞留资金1.03亿元。

  下一步,审计机关将切实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作为,继续紧扣全面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深化预算执行、财政收支及相关政策跟踪审计,深入揭示财政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浪费等问题,推动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扎实稳住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山东综合广播记者李静:审计在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做了哪方面的工作,效果如何?

  答:审计被喻为改革“催化剂”,审计揭示的“堵点”,也是推动改革的“支点”。审计机关聚焦民生保障改善、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改革事项推进等关键领域,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有解思维,沿着“政策—项目—资金”主线,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推动资金提效、项目达效、政策见效,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一是让资金使用更具效益。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当下,审计机关跟紧资金拨付使用全过程,瞪大眼睛、揭示问题、解决难题,让宝贵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比如,我们在农业保险审计中,发现一些地区保险理赔款支付不及时现象比较突出,涉及11县1000多名农民。根据审计建议,省财政和有关地方成立工作专班,将拖欠的1186.7万元理赔款拨付到农民手中。此外,对于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审计机关一方面压实整改责任,促进14县拨付农业保险费补贴资金3.26亿元,13县追缴多付财政补贴资金343.3万元,6县整改违规使用资金626.33万元;另一方面,着眼系统治理、标本兼治,推动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保险费补贴管理实施细则、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建立长效机制,以制度“硬杠杠”保证涉农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

  二是让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审计机关紧紧围绕任务推进、工程建设、质量效益等关键环节,关注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揭示短板漏洞,并通过压实整改责任,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建章立制等方式方法,着力提升项目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绩效。比如,在对泰安市开展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专项审计调查中,我们发现多个项目施工方将产生的本属于国有资源的剩余砂石料等自行处置变卖,涉及1.69亿元。对此,我们责令泰安市委、市政府抓好整改,依法依规及时收缴,保障国有资源处置收入安全完整。同时,当地还举一反三,开展行业自查自纠,梳理问题清单、剖析问题成因,切实加强工程施工涉砂涉石资源监督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划定制度红线,确保问题“不贰过”。

  三是让政策落实更加畅通。对于科技创新、高校人才等关键政策举措、改革事项,审计机关坚持系统分析各项政策举措的协调配合情况,破解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困难,持续释放政策效应。比如,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审计整改方面,省科技厅完善科技云平台功能,加大资源开放共享政策宣传,参与共享的企业和高校分别增长至18961家、88家;约谈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单位,对申报不实项目单位取消后续申报资格,对违规项目不予验收通过。高校人才政策落实及资金绩效审计整改方面,9所高校制定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制度办法,对在外兼职、创业科研人员分类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2所高校安排预算保障科研平台建设运行。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审计机关将聚焦山东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重点改革措施的协调推进情况,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3、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杰: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推动经济回稳向上。请问,在推动政策落地方面,审计机关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际贸易壁垒加剧等诸多方面的冲击,全球经济不确定风险在增加,我国也面临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出台部署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大盘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部署,我省审计机关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推动政策措施快落地、早见效。

  一是紧盯助企纾困减负,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审计、惠企利民财政政策落实审计等。从整改情况看,对于部分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不严格问题,2市1县规范公益性岗位招聘,放宽年龄、专业等限制条件;1市2县将稳岗返还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按规定发放到位。相关市县追回违规发放的一次性创业补贴、职业鉴定补贴等1019.06万元,拨付滞留、闲置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8747万元、培训补贴1350万元。惠企利民财政政策落实方面,审计推动有关市和部门单位拨付使用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等4项资金6.38亿元,分配使用“稳中求进”政策资金10.2亿元;助力37户企业获得银行贷款5.73亿元,缓解中小企业收购粮食融资难问题。

  二是紧盯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审计机关重点对小清河复航工程、鲁南高速铁路工程、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进行了审计,反映和揭示了成本核算不准确、项目推进缓慢、资金筹集不到位等问题。从整改情况看,审计促进小清河复航工程核减工程造价1293.7万元,促进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收回多计工程款1294万元。针对重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审计还在项目落地、资金保障、要素支撑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如,在鲁南高铁审计中,审计推动加快土地划拨、确权等工作进度,办理土地确权428公顷。

  三是紧盯化解风险隐患,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稳定经济大盘必须守好安全底线。今年,我们开展了地方重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审计、安全生产领域审计等项目,发现和揭示了资金风险管控不严格、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审计促进相关银行清理违规占用抵债资产,完成资产处置4.12亿元;收回违规向“两高一剩”行业等发放的贷款42.39亿元;通过催收、协商分期还款等措施,整改违规信贷业务40亿元。安全生产领域审计推动339个项目完成消防验收,7市加快安全生产排查,消除隐患572处,省财政收回闲置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奖补资金6850.63万元等。同时,我们强化对各领域审计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研判,归纳提炼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对策建议,促进防患未然。

  当前,我省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延续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下一步,审计机关将不断加大对稳经济、促就业、保民生等政策措施的审计力度,推动政令畅通、释放红利,为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态势贡献审计力量。

  4、山东商报记者杜姿霖:一些部门单位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推动问题改到位、改彻底。请问,我省在推动内部审计提质增效上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答: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在推动实现审计全覆盖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和运行风险防控常态化的重要制度设计和自我约束机制,内部审计工作越有成效,部门单位出现违法违规问题和绩效低下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小。近年来,我们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积极探索方法路径,压实传导责任,在理念技术同步、信息成果共享等方面,深入推进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协同发展,更好发挥了内部审计在促进部门单位完善内部治理、提升发展质量、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反腐倡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抓制度机制建设,强化内部审计刚性约束。2020年,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省审计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拓展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全面提升内部审计效能、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做出安排。从去年起,我们又启动内部审计优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利用3年时间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科技化、专业化、系统化,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从目前情况看,2021年以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结合地方实际,共出台或完善有关内部审计政策法规及制度文件195个,促进各级主管部门出台各类制度意见593件,与行业部门系统建立协作机制66项,着力突出增加有效制度供给,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抓重点行业系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系统观念,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教育、国资、公安等重点行业系统内部审计规范化进程,起到以点带面作用。如,在这几年持续开展高校审计的基础上,就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从2020年起,我们会同省教育厅建立高校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联动机制,推动各高校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纵深推进审计整改。去年,我们对全省国资国企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审计,着力推动省国资委系统整改、源头整改。对此,省国资委专门出台《关于加强省属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领导体制,突出对重要事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推动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今年7月,我们召开省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座谈会,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再部署再推进。在省审计厅推动下,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钢铁集团等30余个省属高校、企业建立党委审计委员会,以内部审计有效作为助力驱动单位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日常监督检查,促进目标任务落实。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履行对内部审计工作指导和监督的职责,一方面,把内部审计作用发挥情况纳入审计监督评价范围,结合审计项目实施开展监督,促进内审工作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开展了省属高校、省属企业等领域的内部审计专项检查,重点反映和揭示单位在内部审计体制机制、职责履行、业务质量、审计整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检查意见、整改时限,督促抓好抓实内部审计工作。同时,我们还致力于优化内部审计工作环境,在运用内部审计成果、提升职业胜任能力等方面加强协同贯通、共建共享,推动构建审计大格局。

  下一步,我们还将建设运行全省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指导监督工作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开展全省内部审计职业技能竞赛,激发系统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提升内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实施全省内部审计人才“百千工程”,贯通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素质内审人才梯队,服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5、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范佳:从目前情况看,还有部分尚未完成的整改任务。请问下一步整改重点是什么,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审计具有“治已病、防未病”的“经济体检”作用,审计效应的发挥最终体现在问题整改上。从目前情况看,2021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尚未完全整改到位。对此,我们将重点推进,深入剖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以较真碰硬的态度、务实管用的举措,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更好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提升整改质效。将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列入重点督办清单,实行台账管理,盯紧盯牢,一跟到底,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和一抓到底的精神推动问题解决。对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充分运用审计整改督查工作管理系统,以审计项目为抓手,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实行动态跟踪,同时注重分类施策,分阶段制定目标任务,明确整改时序进度,持续推进,确保对账销号,见底清零,将整改触角直抵审计末梢,打造审计整改闭环工作链条。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强跟进指导和督促检查,综合运用整改情况“回头看”、现场督查和发函督办等形式,对重点问题持续跟踪督导,按照见人见事见物的要求,认真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严防材料整改、纸面整改、数字整改,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确保问题真改实改、整改到位。

  二是强化整改贯通协同,发挥监督合力。推动审计整改,既需要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责任,也需要主管部门和各类监督力量强化担当、贯通协同。一方面,我们加强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党政督查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作,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工作协同机制和成果共享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凝聚整改合力。对原因复杂、牵涉多部门职责等整改难度大的重点问题,加强协作配合、上下联动、督查督办,切实提高监督协同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对审计发现的系统性、行业性问题,督促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系统抓、抓系统,聚焦重点行业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组织开展行业自查自纠,努力从根子上优化调整政策措施、规范行业管理,推动本系统、本行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起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作用。

  三是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标本兼治。我们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加强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将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情况作为干部管理的重要参考,推动整改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责述廉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审计整改自觉性。对整改不力、工作不实的,该督办的督办,该约谈的约谈;对弄虚作假、敷衍推诿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撒手。对审计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分析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找准“病灶”,探明“病因”,深挖“病根”,既要把问题改到底、改到位,更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推动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实现源头治理。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抓整改上下足功夫、凝聚合力,更好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经济体检”作用。

  6、中国新闻社记者沙见龙:今年审计机关重点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经济运行良性运转、稳中求进,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

  答:审计专司经济监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省审计厅组织全省审计机关立足审计经济监督定位,依法忠实履行监督职责,有效发挥了审计服务和保障作用。重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开展了水资源保护利用、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等领域的专项审计,与省委黄河国家战略专项巡视相协同,开展了22名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各地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围绕促政策、保民生、防风险,重点对就业优先、科技创新、安全生产、医保、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等政策措施、民生项目和重要领域开展了审计,破堵点、解难题,有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围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施了省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对小清河复航工程、鲁南高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等一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以及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资金等15项重点资金开展了审计,助推资金花在刀刃上。围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益,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智慧审计,强化与其他监督的协作,打造上下贯通、组织有力、协调高效的审计工作体系。1-11月,全省共审计单位3415个,查出违规金额131.54亿元,促进增收节支56.2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定位、想问题、做工作,立足经济监督,提升审计质量,增强监督合力,突出监督重点,更好发挥审计作用。一是聚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主责主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在山东的推进落实情况,国资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改革事项实施情况,财政金融、资源环保、工程建设等领域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加大审计力度,促进政令畅通、政策见效。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为民造福上贡献审计力量。重点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强审计监督,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三是发挥审计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扎实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揭露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问题,发挥“利剑”作用,促进标本兼治。深化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推动各级各部门树牢正确政绩观。构建衔接顺畅、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工作格局,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实现新时代山东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audit.shandong.gov.cn/art/2022/12/20/art_89369_103376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